同时,毛泽东还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国际统一战线中的作用。1939年9月14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关于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讲演,指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将在这个战争中起维护人类利益、干涉帝国主义的伟大作用。中国、苏联、各国人民解放运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应该组成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用以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一个自由独立的新中国将会出现。 1941年,蒋介石政府制造皖南事变后,美国立即决定将拟援华的5000万美元暂缓实施。17 苏联驻中国大使潘友新即会见蒋介石,指出中国内战意味着灭亡。使馆武官崔可夫也向何应钦和白崇禧表示内战有害于反侵略斗争,暗示继续内战可能导致苏联方面停止援助。18 仅此就可以充分说明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在倡导、推动建立并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我党一直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并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早在全面抗战前的1937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的抗日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19 抗日战争的统一战线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共合作。1937年11月,毛泽东又尖锐指出:“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在当前的具体的政治任务中,这个问题即是说:把国民党提高到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面抗战呢,还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和片面抗战?”“为什么要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呢?”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国民党实力上的优势”等;“另一方面,共产党内理论水平的不平衡”,“党内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大量存在,一部分党员对过去艰苦斗争的生活不愿意继续的情绪,统一战线中迁就国民党的无原则倾向的存在”等,“由于上述两方面的严重的情况,必须尖锐地提出谁领导谁的问题,必须坚决地反对投降主义。”20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这里只能引用毛泽东关于这方面的极少一部分的精彩论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在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在国内外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的情况下,重温毛泽东以上有关论述,对于进一步指导我们建立、巩固、发展国际和国内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939年10月,毛泽东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21 正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始终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才确保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而伟大的胜利。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毛泽东关于“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论述如果是真实的话,笔者认为,这也是在充分肯定“党的思想上政治上路线正确”的前提下所讲的。离开党的思想上政治上路线的正确与否去谈论人的多少,正如毛泽东所说,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 4.中国共产党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有条件的运动战,建立敌后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正确的作战方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依托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的经验。抗战初期,当国民党的军队大步后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却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具体实际,坚持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有条件的运动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体战略部署下,党坚持独立自主地领导和指挥人民武装。1937年1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所谓独立自主是对日本作战的独立自主。战役战术是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独立自主,对敌军来说我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对友军来说我是相对的集中指挥,对自己来说是给下级以机动。总的一句话:相对集中指挥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22 1940年12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我们总的政策是在团结中要斗争,在斗争中又要团结,是统一中的独立,统一是主,独立是辅。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战略上是统一的,游击战是独立的,即统一中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23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敌后牵制、打击日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敌后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和汉奸分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