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滇东南普洱茶的生产与销售,清朝制订多项措施,从各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因思茅地区界连诸处茶山,鄂尔泰于雍正五年(1727)奏准,将普洱原设的通判移驻思茅,以加强对思茅与六茶山地方事务的管理。其时六大茶山所产茶叶,每年约有六七千驮。雍正七年(1729),鄂尔泰又奏准在思茅设总茶店,由通判亲自主持,管理当地的茶叶交易,并颁布“不许容人上山、以杜绝衅端”的规定。客商买茶,每驮须纳茶税银三钱,由通判负责管理,试行一年后,由地方官府将征税定额报部。[37]思茅总茶店设立后,通判朱绣擅自以“商民盘剥生事”为由,将新旧商民尽行驱逐,令茶户将所制之茶尽数运至总店,领取价值银两,“私相买卖者罪之。”朱绣施行的新政造成极大混乱,[38]不久,又恢复商民在普洱茶产地坐放收发、向普洱官府纳税后转运各地的传统做法。据乾隆三十七年(1772)入滇为官的吴大勋说,普洱府所属思茅地区的茶山极广,“夷人管业,采摘烘焙,制成团饼,贩卖客商,官为收课。” 可为证。[39] 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设普洱厅,管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龙、橄榄坝九土司及攸乐、土月共八勐之地,至此六大茶山均纳入普洱厅管辖的范围,普洱厅逐渐成为普洱茶购销的重要集散地。朝廷还就普洱茶的包装与税银作出规定:七个圆饼置为一筒,重49两,征收税银一分;每32筒发一茶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从雍正十三年(1735)开始,朝廷颁给云南3000份茶引,下发各茶商以行销办课。[40]因普洱茶滋味醇厚,且有止喉炎利消肿的功效,清廷规定每年进贡。贡茶所需的银两。由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开支,每年思茅厅领银1000两,负责贡茶的采办转发,包括将优选茶叶制为茶团或茶膏,以及筹办包装所用的锡瓶、缎匣、木箱等物。[41] 三 有清一朝,堪称是普洱茶产地风云变幻的时代。随着治理的深入与开发的加快,普洱茶产地的社会状况不断改变。对不同时期普洱茶产地凸现的社会矛盾,清廷与地方官府积极应对,在历史画卷留下了多笔的浓墨重彩。 明末清初,滇东南的车里、茶山等地尚处于阶级社会初期,流行随意争斗和掠夺的风俗。雍正初年鄂尔泰上疏,称六大茶山外人罕至,“地寒土瘠,不产五谷。”[42]车里宣慰司辖地的窝泥(今哈尼族),“盘踞万山之中,深匿丛险之内,入则借采茶以资生,出则凭剽掠为活计。”[43]又称当地民风“狡诈犷悍,反复无常”,橄榄坝叛夷尤为“凶顽横肆”。雍正六年(1728)正月,鄂尔泰在奏疏中说:镇沅、威远、恩乐、车里、茶山与孟养等处,“皆系凶夷盘踞,素为民害。”车里、茶山与孟养等地,“各种蛮贼凭陵江外,忽出忽没,并无定所,肆其凶残,莫可踪迹。”[44] 当地的大小土司亦纷争不已。普洱沿边十三版纳之地,原归车里宣慰司管辖。宣慰司长官刀维屏父子及其兄弟,因被他人逼挟而弃职潜逃,加剧了混乱的局面。[45]茶山反叛则起于土目刀正彦。刀正彦倚恃占有澜沧江外之地,“横行边境,号令群贼,劫害商民,始欲计图宣慰,后致杀伤官兵,总因逼近外域,素通诸夷,故积恶频年,无敢过问。”[46]雍正六年(1728)八月,驻防攸乐、茶山的普威营参将邱名扬奏称:车里的橄榄坝等地为“巨恶”刀正彦占踞,“指使窝泥劫杀客商,拒捕不法。”[47]面对上述形势,清廷的应对之策是进行周密策划,果断用兵镇压,剿灭叛乱的土司及凶夷,以尽快恢复社会安定。刀正彦被清军擒获后,“六茶山及各版纳夷民俱各安生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