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普洱茶与滇东南多民族社会(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清史论丛》2015年号 方铁 参加讨论

    鄂尔泰的另一奏疏,则报告了麻布朋聚众反抗的事件。奏疏称窝泥人麻布朋等于路口,“劫杀行人、茶商,客众多被杀伤,各皆奔命。”土目刀正彦向普威营参将邱名扬等申诉,称起因是茶商、众客以重利盘剥窝泥,导致麻布朋等肆行劫杀。《滇云历年传》则称麻布朋等反叛,缘由是麻布朋所居之莽芝一带产茶,“商贩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有江西茶商淫麻布朋之妻,麻布朋杀之,传其辫发传示诸商,诸商乃相传被夷人盗杀。[62]邱名扬等领官兵约土目刀正彦同至茶山,“代为清算。”[63]刀正彦暗中煽动窝泥反叛,焚烧各寨堵塞路口,杀死官兵数十人,战端由此而开,并很快遍及六大茶山,众多窝泥被麻布朋等胁裹参加。面对清军的围剿与镇压,投降者跪称原是好百姓,被麻布朋等威逼反叛,“若不依他,便要烧要杀。”由麻布朋事件诱发的六大茶山动乱,成为清朝在车里、茶山等地改流的导火线。[64]雍正十年(1732),茶山又发生土千户刀兴国率众反抗的事件。起因是刀兴国不堪普洱府知府佟世荫的欺压,怨言中有“民力已绝,茶又归官”等语,反映出产茶地区官民的矛盾已甚尖锐。起事被提督蔡成贵率兵镇压。[65]
    平定茶山夷人的起事后,清廷对可能导致动乱的夷汉纠纷事件,尤其是单身流民进入云南边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乾隆二十年(1755),云南巡抚郭一裕奏:“滇省居民,夷多汉少,所谓汉人者,多系江西、湖南、川陕等省流寓之人,相传数代,便成土著。而挟赀往来贸易者,名为客民。其余蛮倮种类甚繁,数十年以来,沐浴圣化,极为恭顺,或耕或牧,熙熙皋皋,颇有太古风气。因其性愚而直,汉人中之狡黠者,每每从而欺之,伊等俯首帖服,不敢与较。虽前任巡抚、督臣俱经力为整饬,而此风尚未尽革。此急当整饬者。”[66]乾隆四十三年(1778),云贵总督裴宗锡的奏疏称:“倚邦、茶山一带产有土茶,例准商民采贩,”向归思茅同知管理。建议朝廷颁文思茅同知,令其于商人领票往返之时,稽查往来货物,并登记行商的人数与出境月日,回日缴票时按名核对,若逾期不回,即令该处土司严究。“永昌、顺宁二府,与缅酋接壤,惟封关禁市,为控制匪夷之要务,而捕逐江楚游民,又为肃清关隘之要务。”因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等处辑查既严,“(奸商)向普洱一路夹带走私,或只身游民私自出边,”因此成为官府防范的重点。裴宗锡奏请于各处隘口严查巡逻,“倘有奸匪出入,并只身江楚游民,立行拿解,由镇道报省查办。”务使“奸民私贩毫无隙漏可乘”。[67]
    由于清廷加强管理,滇东南地区的社会渐趋安定,夷民得以安居乐业。乾隆五十二年(1787),云贵总督富纲的奏疏称:云南普洱之思茅等地,尤为极边紧要之区,自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初时或尚有野性未训,致有煽惑蠢动之事,今涵濡圣泽五十余年,多有薙发衣冠、读书入泮,其语言、服食与内地人民无异,余则尽属务农,非若从前之专以射猎打牲为事。”[68]乾隆五十九年(1794),云南守臣福康安奏报:云贵两省收成丰稔,粮价平减,“民情一律恬煕。腾越、普洱、开化等处边疆地区俱极安静。”[69]
    由于具备较为安定、宽松的社会环境,普洱茶的生产得以持续发展,在云南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在全省各地,普洱茶成为随处可见的饮用茶。[70]雍正七年(1729),普洱茶被朝廷列为贡茶,至光绪三十年(1904)贡茶中止,普洱茶每年上贡长达176年。朝廷每年支银1000两采购普洱茶。据道光《普洱府志》卷八:“每岁除采办贡茶外,商贸货之远方。按思茅厅每岁承办贡茶例,于藩库铜息项下支银一千两,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每年运京的贡茶多达五六十箱,运茶队伍由云南府(治今昆明)启程,顺湖广驿路而行,经沾益、平彝(今富源)入贵州之境,过湖南、湖北、河南达北京,沿途由地方官府派兵勇及差役护送。[71]光绪二年(1876),朝廷为表彰倚邦衙门采办普洱茶有功,赐给“福庇西南”匾额一面。[72]至于在云南本地销售以及运销外地的普洱茶,也达到很大的规模。清代普洱茶的生产与销售,可说是长盛不衰。晚清时期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国茶叶遭遇印度等国茶叶的排挤,但普洱茶仍大量输出省外,输出的数量约占其总产量的1/2。[73]证明延至晚清,普洱茶一直保持了旺盛发展的势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