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在这方面旧海关文献从涉猎范围到记录手法都有其优势。1934年,学者郑友揆曾评价旧海关文献“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 旧海关文献不只涉及海关、贸易 文汇报:请您介绍一下,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是何种性质的文献,体量大概有多大? 吴松弟: 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主要指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的造册处(后改称统计科)刊印,或由总税务司署请人撰写的出版物。1859年1月,海关总税务司建立起西式的统计和出版制度,当年陆续出版的各口岸《进出口贸易统计》(Return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被看成旧海关最早刊行的内部出版物。海关总税务司署编纂和出版这些书主要是出于内部工作需要,但因为以书本形式出版,所以不同于保持原始面貌的其他海关报告、文献和资料。 按照海关总税务司1882年2月2日的第179号通令,当时已经出版的六大系列中只有统计、特种、杂项三个系列在海关内部下发后的剩余部分可以出售,而关务、官署和总署三个系列只在海关内部使用,甚至只供总税务司一人使用。1896年又形成邮政系列作为第七系列。此外,还有百余本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编辑或出版,但未列入任何系列之书,被称为“他类之书”。七大系列中最大的是统计系列,分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几种,某些重要的海关如江海关、粤海关还有日报和旬报。1882年,海关总税务司署又下令编撰《最近十年各埠海关报告》,一直编到1931年,共出5期,内容各期不一、相当庞杂,几乎是全面详述各关所在省区十年间各方面的经济文化社会变迁。据我估算,全部旧海关出版物,不包括各关的日报和旬报,约达1500种。 值得一提的是,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各个系列都附有一定数量的地图和图表,其中地图达200余幅。我国古代的地图,使用的是计里画方的方法。明末外国传教士带入科学绘图法,但在中国的全面推广是近代的事。旧海关出版物中的地图,绝大部分用西方的科学绘图方法绘制,这些地图不仅反映各关区的空间范围和山河面貌,也反映商品产地、交通路线、城市分布乃至城市内部街区,有关海洋方面则侧重于灯塔分布、港湾情况、岸滩、码头乃至水域的水深、底质、浅滩,并都附有比例尺,对于近代各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