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为何可以涉猎如此多的领域? 吴松弟:这要从当时海关的特殊性讲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其中就规定中国要建立西方式的海关,由西方人来管理。因为有上海小刀会事件时美英法领事受上海政府之托代收进港外国货船税的成功先例,再加之海关建立后运行效果比清朝原有的税务部门便捷、高效,对于国库匮乏的清朝政府来说请外国人替中国人管理关税利大于弊。可以说,海关的建立虽然有着列强压迫的影子,但也有着当时清政府的需求。除了帮助收税,清政府在很多事务上也需要海关的协助,比如处理国际关系——中国传统的外交方式是以宗主国的身份与周边国家往来,而西方国家林立,彼此之间不存在东方这种共处方式。当强大的西方国家来到中国之时,中国原先的国际交往方式已经行不通。乾隆时期,英国派马嘎尔尼到中国试图建立正常的外交联系,清政府当时就暴露出不懂外交礼仪的弱点。在近代前期,清政府与国外建立外交关系会请海关打头阵,建立领事馆也由海关出面,甚至购买军火、建立舰队、办学校、翻译等事务也要让海关参与。再比如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多次致信慈禧强烈建议参加世博会,后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收集展品、海外布展等事无巨细都交由海关来办。 为外国人服务也衍生出一些海关职能。比如中国邮政系统的建立,中国古代的邮政系统如驿站主要为官方服务,为民间服务的往往不那么发达,外国人到中国后感觉这部分服务缺失,开始小范围试办现代邮政服务,此后清政府便委托海关建立现代邮政系统。此外,各地的气象站、沿海的灯塔,相当一部分现代部门的建立都是由海关来主导或者作为顾问,这些东西中国之前可能没有那么先进,西方人到来后觉得服务跟不上,当然愿意按照西方的套路建立比较现代化的设施。值得一提的是,海关还囊括了检疫职能,1871年海关建立了医学报告系统,一直运行到1911年。40年中各地的海关每半年向中央海关汇报一次其关区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包括症状、扑灭方法以及中国人的健身方法,还有西医西药传播方面的内容。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时间最长的赫德,他1863年就职,之后努力扩大海关业务,逐步建立全面而系统的海关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完整、有序的编印、发行制度,留下了大量的海关文献。赫德备受清政府信任,他管理海关的理念和做法在当时也比较新,甚至有学者认为他设立的某些制度已超前美国。赫德还留下了通令等大量文书,从部分翻译过来的通令中可以看出,赫德非常尽职,他认为:作为外国人,他们替中国来管理海关,目的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赫德本人的追求,还是清朝政府的需要,都促使海关掌管的业务大大超出了海关原先的职能范围,这是旧海关文献涉猎面广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