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曾这样揭示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密切关系:“在所有可以说明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的现象中,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最隐蔽的秘密。”而在语言中,字词尤可称为文化的密码,对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语源上考察几千年前的中国人怎样观海、思海,对探究今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视角。 “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 汉代辞书《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义、探寻事物得名由来的词源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刘熙是青州北海人(今山东省寿光、高密一带)。《释名》所释名物典礼共计1502条,训释范围极其广泛,涉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释名》的宗旨在于通过声训探究事物名称的由来。因此,它说解周详,能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更主要的是,对词语音义来源的推求,能展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词语之间的相承关系,最易表现人们的思想观念。这就使得它于反映物态、制度和行为文化之外,还能较多深入到文化的核心,反映深层的心态文化。 《释名》“释水”篇是这样解释“海”的:“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如晦也。”在古代,“海”和“晦”是通假字,如《吕氏春秋·求人》:“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夏海”在《淮南子·时则》中作“夏晦”:“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清代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是一部集成之作,包括王先谦自己在内,该书至少集合了清代16位学者对《释名》的整理和研究成果。在《释名疏证补》中,王先谦对“海”疏证补引了王启原的按语“王启原曰:《博物志》引《尚书考灵曜》云: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白虎通》言:渎者,浊也。中国诟浊发源东注海,故此言海主承秽浊也”,进一步疏证“海”、“晦”二字其义相通。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朱谦之在校释《老子》“淡若海”时,直言“‘海’,本或作‘晦’,为‘海’之假借”。 “晦”的本义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看不到月亮因而特别黑暗的夜晚,引伸为昏暗。由于海水深黑昏暗“无所睹”,所以海又可以称为“晦”。其实,先秦时就已用月亮亏阙来比喻海。《庄子·逍遥游》就有“南冥”、“北冥”、“冥海”的说法。“冥”指月亮开始亏阙,与“晦”一样,也引申为昏暗。《说文解字》:“冥,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为“晦”字注疏时认为冥、晦义通:“朔者,月一日始苏。望者,月满与日相望似朝君。字皆从月。月尽之字独从日者,明月尽而日如故也,日如故则月尽而不尽也。引申为凡光尽之称……《公羊》曰:晦,昼冥也。《谷梁》曰:晦,冥也。”成语“风雨晦冥”就是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概言之,从词源上来看,古人是通过月亮亏阙,光华渐失,天色晦暗,来表达“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的意象。正如王子今在《上古地理意识中的“中原”与“四海”》一文中所言:“对于‘海’的知识的‘不见’,即未知,使得‘海’的原始字义来自于‘晦’。”“冥海”、“沧溟”等对海洋的别称,均反映出古人对海洋的这一认知特点。由于大海茫无际涯,海上航行危机四伏,因此,中国人把大苦难、大凶险等负面的情感体验与海联系起来,如把无穷的困境或深重的苦难称为“苦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