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从《释名》看古代中国人海洋意识(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徐素琴 参加讨论

    以陆地思维认识海洋
    为什么早期中国人看“海”为“晦”、为“冥(溟)”呢?这与中国人面对海的自然地理形态有很大关系。从中国地图可看出,中国的地理结构是“内陆外海”型,大陆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椭圆状,海洋未能深入陆地腹里,除纵深程度较浅的渤海外,基本没有内海切割,形成了十分辽阔的远离海洋的腹地区域。同时,中国的四大海域中,除渤海是内海外,黄海、东海、南海都是波涌天际、与大洋直接相通的边缘海,一旦乘船离开陆地,很容易产生投身无边浩海的陌生和恐惧感。在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航海知识都很匮乏的古代早期,相比于地中海,中国海域的自然条件,并未给开展海洋活动尤其是海上远程贸易提供优良的环境。此外,中国内陆有辽阔的平原、发育良好的大河流域、足够的降水量与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温,这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人提供了得天独厚发展农业的条件。因此,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社会,中国先民依赖陆地比依赖海洋容易得多,农业成为最直接创造财富的产业和积累财富的最重要手段。
    正是中国陆、海自身生态环境的特点,规定和制约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及其对陆地和海洋的不同需求。所以,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都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展了农业。可以说,从史前时代起,陆地与陆地上产生的农业就是中国先民的基本生活基础。因此,从炎、黄、尧、舜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华民族陆主海从和重农轻商的观念基本成形,其背后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缘特征,恰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指出:“地理因素不仅是背景……它是造成中国和欧洲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重要因素。”所以,早期中国人除生活在海边的人“靠海吃海”,与海有较为密切的接触外,与绝大部分中国人休戚与共的是土地和他们在土地上创造出来的文明。站在陆地上看海,或者说以陆地思维来认识和利用海洋,成为古代中国人海洋观念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