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汉代丝绸之路开创时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敦煌汉塞及邮驿遗址先后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牍,记录了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生动历史进程。 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来到敦煌汉塞,将盗掘的汉简3000余枚与莫高窟敦煌经卷一同劫掠而西,保存在今大英图书馆。罗振玉、王国维闻之扼腕叹息,奋笔数月著成《流沙坠简》,唤醒了国人对汉代简牍的珍视。1944年,向达、阎文儒在玉门关遗址发现汉简48枚,现藏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新中国成立后,敦煌地区屡出汉简。1979年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汉简1217枚,内容丰富。1990年至1992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20000余枚,是目前国内外单一地点出土汉简数量最多的一次,悬泉置遗址因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年文物调查工作中,敦煌汉塞陆续发现汉简数百枚,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从两汉史籍和汉简文献来看,敦煌在汉代丝绸之路开拓阶段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张骞凿空西域,汉代对西方神奇的土地充满了解的渴望。出于抵御匈奴入侵的需要,汉朝实施了联通西域的重大策略。霍去病出师河西,汉开河西四郡,在敦煌设立阳关、玉门关作为出入西域的枢纽,中西文明交流的进程在敦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汉与西域的畅通交流,是外交与军事协同作用的结果。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后,以西域绝远,非人所乐往,于是“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汉朝使者经敦煌到达西域,由于路途遥远,食粮不继,往往受到西域诸国欺凌。太初二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初次出征,由于粮草准备不足,大军到郁成而中道返回。汉武帝闻之大怒,派出使者遮玉门关,下诏说“军有敢入者辄斩之”,李广利只好驻师敦煌。次年,汉又征发六万多人,广备粮草,李广利复出敦煌一路向西,最终取得了征伐大宛的胜利,得天马而归。这一事件,充分反映出敦煌在西域开拓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后,无论是长罗侯联通乌孙、都护郑吉屯田西域,还是匈奴日逐王归汉、西域诸国入朝中原,敦煌出土汉简文书都有反映。东汉时西域三通三绝,敦煌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西域副校尉一度设在敦煌,敦煌太守兼领西域——敦煌是汉代联通西域的咽喉要地。 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经过武、昭、宣以来数世经营,到西汉中后期,已经形成了使者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掀起了中西文明交流的第一个高潮。从华夏文明向西传播的进程来看,随着中原使者商贾经敦煌到达西域,中原文化开始了面向西方的传播。首先,汉朝为了解决使者食粮供应问题,先后在西域的轮台、渠犁、车师、伊循、赤谷城开设屯田。随着屯田规模的扩大,汉代农业技术在西域得到了广泛传播。特别是水利灌溉技术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西域的农田开发。其次,随着中原使者、商贾出使西域,中原的手工业技术如冶炼、髹漆等技艺也传到西域诸国,促进了西域社会文化的进步。再次,中原的传统文化与礼仪制度也向西传播,西域一些国家如龟兹向往中原文明,将中原礼仪制度实施于本国。不少国家派遣侍子、贵人到中原学习文教礼仪。汉朝在西域诸国设官分职,也是华夏文明向西传播的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