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新书首发式。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日记首次全面披露,一批沉睡长达九十年、辗转流传、绝无仅有的密档得以公之于世,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材料。 他直击要害的情报影响了甲午战局 宗方小太郎,字大亮,号北平,日本熊本县宇土郡人。1884年秋,20岁的宗方小太郎来到上海,1887年开始间谍活动。他长期在汉口、上海生活,不仅在公开身份掩饰下进行间谍活动,还直接参与了对日本间谍人员的培训。甲午战争后,宗方一直在中国活动,继续向日海军提供情报,联络各政治派别,直到1923年因病去世。他是近代日本间谍中最早到中国进行活动者之一,其刺探情报内容之丰富,活动范围之广,活动时间之长,遗留资料数量之大,均为罕见。 1893年开始,宗方开始接受日本海军省资助,为日本海军提供情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宗方乔装打扮成中国人,潜入北洋水师驻地威海卫刺探情报。在此期间,他连续写了16封密信向日本海军汇报。北洋水师的战舰数量、详细番号以及执行护送任务、修理军舰、港口驻扎等情况基本被宗方知晓,这些精确的情报,使得日本海军能够掌握北洋水师的活动规律,为其制定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宗方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还体现在他与《马关条约》的条款制定有莫大关联。甲午战争后,宗方向日本海军省提交了一篇《对清迩言》,谈及战后的对华方策。拿这段文字对照《马关条约》条款,可以发现,两者内容相似度极高,让人不得不怀疑日本政府直接受到了宗方的启发。据宗方的日记记载,《台湾新报》及《日报》两报记述了他的经历,称:“起草‘割让台湾条约’文,作第一谕告文者,宗方氏也”,更是暗示宗方是《马关条约》始作俑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