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说这段话的时间是1899年,中国正面临空前的瓜分危机。他从时人耳熟能详的社会进化论出发,指出: 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埃及、波斯、希腊,甚至罗马都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相继崩溃,唯独中国亦然存在?答案很简单明白,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的作用,恒定不变地淘汰着那些不能适应生活变迁的国家。中国仍能立足于今日世界,这一事实,无可争议地显示着她对文明事业并未衰老无用。(24) 这种对本民族文明的熟悉与热爱,对本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的了然,是进行文化自为的基础与前提。这点,孙中山与伍廷芳十分相似。1896年,孙中山在复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信中,表示救国的途径是推翻腐败的清朝统治,“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甦,庶物昌运。”(25) 既表明了他要进行反清革命,也简洁地表明了他既要学习西方、也要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主张。所谓“复三代之规”,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日后,孙中山在多次演说中讲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除了讲到传统美德、政治哲学,还讲到指南针、印刷术、瓷器、火药,讲到衣食住行的种种设备,包括茶叶、丝织品、拱门、吊桥等。 比较起来,孙中山在明瞭世界文化大势、明瞭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主张有保留地学习西方、有分析地批判传统和继承传统方面,与辜鸿铭、伍廷芳相似,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三人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是文化自为的途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复兴中华,关键之点是如何对待清朝统治,孙中山是坚决的反清派,伍廷芳在晚清时期囿于特定的外交官身份,是变革派,辜鸿铭则是拥清派。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近代中国文化自为运动。那时最关注的三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化何去何从,都是中国文化自为的根本问题。众所周知,这一运动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心议题,但综合而言,持论人均可分为相对激进与相对保守两个方面。如前所述,孙中山尽管没有直接参与各个阶段的具体论战,但他对这一运动相当关注,在这一时期发表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文字最为集中。他不赞成陈独秀等人激进的反传统主张(26),不赞成胡适等人全面西化的主张,在保守与发扬传统方面,也不像辜鸿铭那派人那么偏执。对于中西文化,孙中山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派,或曰折中派。诚如林家有所说: 为了救亡图存,他要振奋民族精神,强调民族的可爱、国家的可爱,因此,他主张在继承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现代先进和有益的文化来改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主张重道德,但反对将道德与封建礼教联结在一起;他强调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但反对将爱国与忠君、维护封建国家联结在一起,如此等等。这些,都说明孙中山衡量和检验中国文化优劣的标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中,选择、吸收与中国当代具体国情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反对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态度。所以,他既反对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的主张,又拒绝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不学习和不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倾向。(27) 当许多人对西方文化颂扬过甚时,孙中山不趋时跟风。当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猛烈抨击时,孙中山不随声附和。他之所以能够卓然自立,源于他对西方文化确有了解,对中国文化有深刻体认。时过八十多年,当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远非昔日那么低下,中国文化的价值重新受到全世界重视的今日,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那场运动,看那些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我们不能不说,还是孙中山的见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注释: ①② 冯契:《论真、善、美》,载《智慧的探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4页、第74页。 ③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④⑤⑥(25) 《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页;第251页;第253页;第46页。 ⑦⑧⑨(11)(12)(13)(20) 《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8~189页;第197页;第243页;第247页;第244页;第243页;第245页。 ⑩ 《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63页。 (14) 《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0页。 (15)(16) 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第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