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史 (一)报刊 对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研究,以论文为多,研究的领域突破了以往多研究《民报》与《新民丛报》等少数政治性报刊,开始向商务类、科技类报刊拓展。 在政治类报刊方面,杨湘容研究了辛亥革命前《申报》的舆论导向,指出《申报》对民变的报道比较客观,对平民百姓多有同情,对清政府各级官员有所针砭,对人们从思想上冲破清朝统治的藩篱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报道民变事件时常用“乱民”、“匪”、“顽民”之类字眼儿,显示了其思想与立场的局限性[39]。此外,汤黎记述了《民立报》在辛亥革命前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宣传议会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李璟记述了《大汉报》在武昌起义后发挥的革命舆论作用和影响,也指出其制造假新闻的不当④。在商务报刊方面,杨艳萍作了探讨。她指出,清末商务报刊,大多由官方办,民办仅《工商学报》。内容大多是转载或选译西方和日本商报的商业评论、新闻和动态等,国人自撰分析中外贸易动态和趋向的文章数量很少,发行量不大,有的发行时间很短。但在沟通官商感情,介绍中外商业情报和本省商情、各省商情,以及各种新兴商业制度、章程和知识方面仍开风气之先,与此前仅载货价行情、船期广告的报刊相比,在向现代商报和商学专业期刊过渡的征程上迈进了一大步,而且对于唤醒商界、联合商人和振兴工商业作出了重要贡献[40]。在科技期刊方面,肖喜雨、张冬冬作了探讨。如肖喜雨研究了辛亥革命前后一百多种科技期刊创办的情况,并指出,科技期刊,官办民办并存,增长快,但寿命较短,大多宣传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对辛亥革命和社会进步都有一定积极影响[41]。张冬冬以《北直农话报》和《农学报》为例研究了清末民初中国农业报刊创办的情况,指出清末民初中国农业报刊在传播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传播现代西方农业教育思想,在推动中国农业政策的更新,在推广新式农具、改进良种,在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42]。 (二)教育 李喜所指出,教育近代化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又推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辛亥革命期间,更新了教育理念,将德行教育、知识教育转化为国民教育;变革了教育体制,确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私立大学发展起来,成为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等都迅速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基本确立[43]。林家有认为,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失败的,中国的近代化包括教育近代化不可能由清廷中一些人实行体制内的“自改革”来完成,旧时代的改革者适应不了新的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近代化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尽管民初政局动荡,教育受到政治的冲击,但政治变革的成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民初教育新体系的确立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奠定了基础。并指出,没有辛亥革命就不会有中国政治的民主化、教育的近代化,所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只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是一个无法否定的正确议题[44]。此外,有学者对1907年同盟会创办的松口体育传习所作了探讨;有学者以陈婉衍创办的宗孟女学堂为切入点探讨了女子学堂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有学者对民国时期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作了概述⑤,等等。 (三)文学艺术 郭长海介绍了多种描写辛亥革命中南京光复的文艺作品,如诗《金陵凯歌》、《追悼中华民国诸烈士歌》等,小说《新汉演义》、《神州光复志》、《金陵秋》等,戏剧《共和万岁》等。他指出,这些作品都反映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为社会现实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这一基本原则[45]。吴继金记述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美术活动,并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美术宣传活动,不仅揭开了中国美术史的全新一页,而且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46]。张蓓指出,中国漫画在辛亥革命前后得到大规模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这一时期的漫画多是结合时事政治或重大社会事件创作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对于当时民众了解新闻信息、启迪民智、鼓舞革命斗志等发挥了文字新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47]。唐雪莹指出,随着“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清末艺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宣传革命、投身革命的艺人不断涌现。他们大量编写和排演反帝、反封建、鼓吹革命的新编历史戏和时事戏。有的艺人还投身武装革命。戏剧界也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48]。陈永祥记述了清末广东革命党人与粤剧艺人一起创办的粤剧“志士班”在宣传、推动革命方面的作用。他指出,“志士班”的演出等活动不仅在广东为辛亥革命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同时,革命与粤剧相互渗透,使粤剧从此契合时代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粤剧由内容到形式的改良,推动了粤剧的发展[49]。 (四)学术 李喜所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学术界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多学者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一般宣传和介绍,而是身体力行,以近代的新型学术理念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并试图融合中西文化;二是中国传统学科不断创新,产生了“史学革命”、“文学改良”,同时创立了一批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军事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新学科,法学、经济学、新闻学等也开始产生,在学科分类上逐步和西方接轨;三是进一步发挥了鸦片战争以来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使学术研究涂上了很强的功利色彩;四是涌现了一批学术大家。但因为学术多变、多元、求新,所以较少传世的经典佳作[50]。史革新指出,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途径进一步扩大;传播内容更为丰富,具有新知识多、系统性强等特点,远非洋务运动时期输入的内容可比;传播的主动权已经从过去的外国传教士转入中国知识分子手中。由此大大推动了中国人科学理念、民主思想的进步,不仅为批判封建迷信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且为反清革命斗争造了舆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口号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51]。 综观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的研究,比此前十年有了很大突破与进步,出版、发表了一些有新内容、新观点的著作、论文。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妇女史的研究有长足发展,但经济史方面微观的个案研究还不多,社会史包含的方面很多,有不少方面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很多方面研究的还不多,教育、新闻出版方面的研究受关注较多,但戏剧、诗歌、音乐以及学术、自然科学等被关注还不多,人物研究还可以更广泛地拓展。因此,辛亥革命研究还是大有空间的:①辛亥革命研究不是某一单个历史事件的研究,而是一个广阔的纵横交错的涉及诸多历史领域的研究,需要大力发展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发展广泛的比较研究。②辛亥革命研究不只是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研究,而是涉及中国的多阶级、多阶层、多党派、多团体、多民族并涉及多国家,故站在历史的、人民立场上,全面展开辩证、客观学术研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