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三区革命”在伊宁爆发,初期美国就高度关注,但仍不涉入中苏争端,继续采取息事宁人的政策。例如,1945年1月11日,美国驻迪化领事华瑞德拜访新疆省主席吴忠信,了解伊宁事件详细情况,以便公诸世界,引起国际关注。(22)国民党驻伊犁守军悉数被歼后,华瑞德于1月23日再次面见吴忠信,了解伊犁战事最新进展,以便报告给美国政府,寻求对策。(23)随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则派特使霍金斯赴莫斯科,力图使“伊宁事变”“不复扩大”。(24)5月29日,斯大林会见霍金斯,并表示说苏联对中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6月23日华瑞德即拜访新疆省政府主席吴忠信,通报霍普金斯访苏情况。 (三)推动中苏接触 在事关中苏涉新疆问题上,美国表现出更愿意以调解人身份促使中苏接触,而非直接介入。例如,在前述“阿山事件”中,美国并未单方面听取中国政府对苏联的申诉而为中国说话,取而代之的是以调解人身份出面斡旋,推动中苏直接接触来解决纠纷。为此,美国政府特派遣副总统华莱士(H. A. Wollace)先后访问苏联和中国,华莱士访问莫斯科后经新疆迪化赴重庆,旨在实地了解新疆情况。蒋介石也只得接受罗斯福劝告,对华莱士之行心领神会,1944年6月16日特派王世杰到迪化迎接华莱士,并嘱咐不得在华莱士面前公开攻击苏联。华莱士抵重庆后,蒋介石不但亲自与其会谈,而且还托宋美龄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承诺如果美国尚有任何改进中苏关系的办法,中国必然会全力以赴。(25)可见蒋介石接受美国建议,愿意直接与苏联接触,不但以此解决“阿山事件”,化解新疆其他涉苏联纠纷,而且也旨在改善中苏关系大局。 1944年11月7日,“伊宁事件”爆发后,国民政府立即对此次事件背后的苏联因素多有怀疑,并多方面进行了解,曾一度挑明其背后的国际因素,例如朱绍良曾向英国驻迪化领事展示在伊犁缴获的一枚反坦克炮弹,炮弹直径大约3英寸,弹体上面没有任何标示,并直陈“暴乱者”的武器优于中央政府军队的武器(26)。但是至1945年1月后,新疆地方政府不再提起“伊宁事件”背后的苏联因素,反倒先是强调要重开新苏贸易。国民政府外交部也派员商谈重开贸易事宜,特别是开展经伊犁霍尔果斯与苏联贸易,尽管苏联对此不以为然。(27)由此可见,“伊宁事件”发生早期,中国政府虽然意识到其后的苏联因素,也意识到需要通过国际或者外交来解决,(28)但是仍然不得不强行隐忍,寄希望与苏联直接接触,甚至期望以开通新苏贸易来化解问题。因此,从“阿山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受美国政府对苏联态度影响之大。 (四)促进开通新疆国际交通线 开通新疆国际运输线路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一项艰难选择,因为无论是从英属印度西北部翻越喀喇昆仑山或者经苏联中亚进入新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1943年美国特使赫尔利协调中苏政府,建议开辟新的物资运输线路,特别是从印度经伊朗进入苏联,利用苏联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将货物运抵阿拉木图,再转至公路运输,经新疆运到内地。为开辟此线路,美国愿意提供物资和汽车,英国则愿意提供司机和领队人员。 中国政府同意此建议,随即在交通部设置印伊运输处,负责筹划实施。其中,印中驿线(经英属印度西北部翻越喀喇昆仑山,抵达中国新疆叶城,再转运至内地)开通,但是由于交通极为困难、运输工具原始而难以发挥太大作用。(29)而经苏联中亚线路始终是美国努力的方向。1944年4月25日,美国驻苏联大使斯坦利(Stanley)与莫洛托夫会谈,要求苏联允许美国卡车经过苏联阿什哈巴德和阿拉木图运送货物至中国。(30)但是,由于中国新疆与苏联关系破裂,中苏关系大局也陷入紧张,中苏之间难以商妥,该条线路最终未能开通。 二、抗战胜利至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期间美国对新疆的政策(1945.8-1948.8) 从美国对新疆政策演变的角度来看,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是又一个阶段。我们知道,美国对新疆政策变化原因是由国际、中国国内战争以及新疆形势变化决定的。就国际形势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结成的同盟国随之不复存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凸显成以意识形态相区分的二极世界,冷战序幕渐次拉开。就中国国内战争而言,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军跃进大别山,开创敌后战场,至1948年8月,解放军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历史新阶段,国共斗争已经向着有利于中共方面发展;而国民党军队则渐趋守势,国民政府日渐失去人心。新疆形势也急转直下,1948年5月,张治中辞去新疆省主席职务,并推荐由麦斯武德继任。麦斯武德继任省主席后,引起三区方面强烈反弹,1948年8月以阿合买提江为首的三区方面代表悉数离开迪化返回伊宁,新疆省联合政府完全破裂。概而言之,新疆境内各种政治力量变化纷呈,分化聚合,诉求各不相同,(31)但根据其所依赖的国际背景来看,可以简化为亲苏和亲美两个阵营。在上述诸方面形势演变过程中,美国日渐重视新疆局势,尤其是苏联“阴影”笼罩下的“三区革命”更事关重大,美国对新疆政策发生重要变化。 (一)严重关注新疆事态变化 1.密切关注苏联活动。1946年1月6日,美国国务院中国事务部主席提出多项干预新疆事务建议,并且要“密切跟踪苏联在新疆开矿活动”。(32)1946年1月10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主任乔治·凯南在呈国务卿的文件中认为,苏联是要全面控制中国,就新疆而言,“苏联在伊朗进行的撕裂战术同样将在新疆有效。就像对待外蒙古一样,苏联要保持其在新疆的首要权威。”(33)因此,“美国应该加强对新疆的经济援助,以使其摆脱苏联的控制。”(34) 1947年7月28日,美国国务院做出预测:“苏联正在逐渐隐蔽性地控制中国,新疆正在迅速沦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尽管苏联很嫉妒美国在中国所享受的特权,但是新疆还是会倒向苏联一边”。(35)因此,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信国务卿称,“尽管国民政府要在伊犁建立防线以阻止苏联对新疆的渗透,但国民党缺少在新疆的实际影响力,无法有效阻止苏联。苏联一直要求中国开放新疆,并保持在开矿方面的特权,甚至要求中国将新疆设立为非军事区。”(3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