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1942.12-1945.8),美国对新疆政策特点是立足新疆,斡旋中苏关系。在此阶段,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之一,对中国新疆的政策是以搜集内陆亚洲地区的情报、了解交通状况为主,以在新疆建立广泛社会联系为核心;避免涉入中苏纠纷,以斡旋者身份促进中苏接触,维护同盟国共同抗击法西斯战争的大局;对新疆进行自然勘探与开发建设规划。这是美国在新疆立足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抗战胜利至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时期(1945.8-1948.8),美国对新疆政策特点是扩大影响,制衡苏联。在此阶段里,中美苏由反法西斯的同盟国走向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的冷战初期,中美苏之间关系微妙。苏联策动和支持新疆“三区革命”,不但成为其对中国的外交筹码、施加影响的手段以及获取多重利益的资本,(71)而且也成为中美苏角逐的楔子,更成为美苏冷战角逐的象征。美国政治上密切联系新疆地方军政各界,加强与民间联系,扩大其影响;同时,美国坚持维护中国对新疆的主权。此阶段美国制衡苏联的角色加重。 第三个阶段是新疆和平解放时期(1948.8-1949.10),美国对新疆政策特点是阻止新疆和平解放,策划支持新疆独立。在此阶段里,美国对新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内地形势的剧变,美国逐渐由支持国民政府统治新疆,到逐步联络、支持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中的分裂势力,从支持新疆高度自治到支持新疆完全独立。其目的是在中苏之间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地区,这样既可使中苏两个共产党大国区隔开来,又使美国势力得以楔入中苏腹地边缘。 (二)影响美国对新疆政策之因素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影响美国对中国新疆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是美国自身因素。美国对中国新疆政策的出发点主要取决于美国自身。从美国势力进入新疆来看,固然有国民政府主动邀请美国在迪化设立领事馆以便制衡苏联之因素,但实际上美国自身利益考虑占据很大成分,其要者是获取和传输中亚等广大地区的情报。(72)就美国在新疆第一阶段而言,美国以维护同盟国团结为主旨,并不直接涉入中苏在新疆的纠纷,明确不受制于中国,维持其外交的主动性。在第二阶段,美国认为,此时的新疆由于当地少数民族民族主义高涨,苏联扩张主义对新疆渗透甚巨,美国支持民族自决,维护美国在此地区的利益,以防止新疆落入中共手中,并效忠苏联。(73)在第三阶段,美国则完全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支持新疆独立,谋取建立亲美国家,使美国势力深入亚洲腹地,利于其冷战需要。 二是中国因素。中国因素实际上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因素和新疆地方因素。从美国对中国新疆政策的演变来看,如上所述美国势力进入新疆的政策背景有着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因素。在第一个阶段里,南京国民政府将美、英视作“看住苏联”(74)和阻止苏联重新控制新疆的关键,(75)南京国民政府对美国的外交求助是美国充当中苏斡旋者的直接因素,南京国民政府对美国的需要又激励美国勘探新疆、扩展其在新疆的影响。在第二个阶段里,国民政府应对“三区革命”、“北塔山事件”背后苏联背景的需要,进一步刺激美国对新疆政策。在第三个阶段里,在内战中国民党失败、中共胜利以及新疆地方民族主义分裂势力的凸现,成为促使美国对新疆政策的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 三是苏联因素。苏联因素是美国对新疆政策无法避免的国际因素,就美国对新疆政策而言,无论是美国进入新疆时的中苏关系背景,还是“阿山事件”、“三区革命”和“北塔山事件”,苏联因素贯穿美国对新疆政策演变的始终;就国际形势而言,无论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中的重要国家,还是作为冷战伊始敌对阵营中的核心,苏联因素在美国对新疆政策中挥之不去;甚至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还设想利用深受苏联影响的新疆等地民族主义作为砝码,干预中苏关系。(76)可见,苏联因素始终是美国对新疆政策的重要针对性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20世纪40年代美国势力进入新疆是中美政策交叉契合的产物。而此时期美国对中国新疆政策的演变,既是中国国内形势和新疆形势变化的结果,也打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冷战的烙印。当然,美国对新疆政策始终体现出其霸权主义的实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