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宋人考据笔记承旧绪启新端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廖菊楝 参加讨论

    笔记文献往往具有内容驳杂、不便利用的特点,故而一向被视作“小道”,其价值易被忽视。其实,笔记文献如能利用得宜,则可作为经史考证的重要资料。考据笔记即是其中一种类型,它以考据治学方法为主,记载经史辨订、文字训诂等内容。考据笔记兴于两汉,发展至宋代,无论著作数量还是考辨的学术成果,皆可谓兴盛时期。宋代考据笔记吸收前代成果,体例渐趋成熟,记录范围增广,具有承前朝余绪、启后世之新的重要地位。
    源远流长 追寻传承
    关于考据笔记的起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考证经义之书,始于《白虎通义》,蔡邕《独断》之类沿其支流,至唐而《资暇集》《刊误》之类为数渐繁,至宋而《容斋随笔》之类动成巨帙。”寥寥数语勾勒出考据笔记发展的大致脉络,指出《白虎通义》为考据笔记之始,将其起源溯至东汉时期。
    早期的考据笔记,如蔡邕《独断》、崔豹《古今注》等,注重名物释义,以正定经义、通经释义为目的。这是早期考据笔记的发展方向。例如,蔡邕《独断》上卷解释“天子正号”等礼制名号,下卷记录汉代帝王世系及“黄屋”、“豹尾”等典章制度。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典制专名的具体含义,《四库全书总目》即认为《独断》“究考证家之渊薮也”,肯定此书在考证名物方面的开创之功。此后,考据笔记开始摆脱考证名物的窠臼。隋唐五代的考据笔记,例如封演《封氏闻见记》、李涪《刊误》等,增入考释史事、记载名胜古迹、记录时人嘉言等事项。两宋时期,考据笔记更注重经史考证,所记内容范围扩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并称宋人考据笔记的三部巨著,其内容包涵广泛,记录繁杂,但又各具特色。
    《梦溪笔谈》既考证史事、考订名物,又记有传闻逸事、闾巷之言,其中关于书肆刻工毕昇改进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史料。《容斋随笔》中多有考订史事、品评历史人物、考证典章等内容,又有对史书编纂理论的探讨,后世历史考证学、史书编纂学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和启发。宋人何异称赞该书“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实为儒生进学之地”,可见世人对该书的推崇。王应麟生当南宋之末,宋亡之后,唯困居家中,日以讲学为要,因著《困学纪闻》20卷,其中以“考经”八卷、“考史”六卷最为人称道。其书对经义的考述,兼有考据和义理,具有兼容并蓄的学术特点。而其考史方面,继承了南宋前期考据笔记的成果,考订史实、史籍,品评人物,都颇有卓识,为后人所信服。
    正是由于前代考据笔记发展的积淀,两宋时期,考据笔记成为文献典籍中具有生命力的著作形式,后世得以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