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需要兼容并包地鉴取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清理府县文献,首先需要充分运用文献学中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和搜罗,力争竭泽而渔,再对其进行认真爬梳和反复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行政管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理论,分析明清华北地区文化地理分布格局,阐释府县行政运作及规律,解析府县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微观实证研究与宏观理论分析相得益彰,共同建构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总体历史,从而探求其内在特点与规律。 特别是要引入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注重比较研究方法。将定量分析的方法贯彻于府县历史演进和人口变动研究,使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更趋客观化。明清华北地区在自然、人文与社会政治等方面虽有一定区域共性,但区域内差异也十分明显,通过横向比较区域内和区域间自然人文景观、府县分布与运作以及与基层社会关系,考察同一历史事物或现象在地方性的实际面貌,以显现其本体差异或其变异;同时考察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段的变化,以探寻其演进的脉络和主线。 还必须深入田野,走进历史现场,对华北地区府县内自然地理、语言、民族、留存文献、文学艺术、民风民俗、建筑等,分步骤、划区域实地考察,“直接观察”或访求石碑、家谱、民间私藏等实物与文献,访谈当地知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增进了解华北府县历史文化实貌,也为整体研究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揭橥开放而多元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突破分科治史套路,把府县政制研究局限于政治史、制度史或思想史框架内作法,构建明清华北府县历史文化的总体历史。 总之,明清华北府县历史文化研究,融历史性与现实性、学术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它将为历史学、文化学、建筑学等学科教学和科研提供必要参考。考察府县与民间社会互动,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可为现代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进而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历史借鉴。全面梳理华北地区府县文化景观的成长和样式,展现区域内建筑艺术、雕塑、绘画、装饰、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戏曲、民间文学、饮食、服饰、建筑园林等文化布局,将为当下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助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与专题数据库建设”〔13&ZD091〕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