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上海二战难民救助与《日内瓦第四公约》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苏智良 参加讨论

    战争时期的难民往往是最弱势的群体,因此对于难民的救助,充分体现了国际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大爱精神。在众多对于二战难民救助事例中,中国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难民最多的城市,也是拯救难民最出色的城市。犹太难民区和南市难民区的两个案例,共同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坚强品格、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光芒。
    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
    当希特勒发动反犹浪潮时,英国发表了严格限制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的白皮书,美国也对犹太难民关上了国门。这时,中国人民和上海这个都市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从1933年到1941年,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总人数接近3万,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名左右的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避居地,他们称自己为“上海犹太人”。仅后一个数字就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1943年2月,侵华日军在上海虹口建立“无国籍难民指定区”,对犹太难民进行管制。这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难民区,犹太人称为Shang Ghetto——上海隔都。
    在艰苦岁月里,犹太难民与他们的上海邻居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们同病相怜,奏出了一曲跨文化交流和患难与共的动人乐章。犹太人与上海人一道生活、一起过中国年,在饥饿的时候一起分享极少的食物。犹太小孩和上海孩子携手在学校上课学习,在弄堂里玩耍,可以说上海人民与犹太人朋友是患难见真情。后来成为美国财政部长的麦可·布卢门撒尔曾回忆说,上海邻居们总会微笑着打招呼,有时会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吃饭,甚至借房子给我们住,尽自己所能帮助我们。临近二战结束时,有一次美军在轰炸一处日军军事目标时,有几枚炸弹掉在了难民的住宅区,造成了几十名中国人和犹太人死伤。当时,居民们不分国籍,纷纷投入到救护互助之中。著名生物学家卡尔·贝特汉姆至今还记得当年在中国邻居家吃的一顿年夜饭,“就吃了那一顿饭,我一下子学会了使用筷子!”虽然战后难民们相继离开上海,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永远存留着一份珍贵的上海记忆。
    今天,镌刻着13732位上海犹太难民的“上海名单墙”,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上海霍山路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和青浦的“上海犹太纪念园”,成为展示这段往事的纪念场所。
    除了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地也接纳了一些犹太难民。1992年12月,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作为第一位访华的以色列国家元首来到中国,特地访问了上海犹太难民遗址。他对中国领导人说:“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对此不会忘记。”在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专门拍摄了宣传片《感谢上海》,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