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时期(1941—1948):南北辗转续薪火 1937年清华大学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次南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迁北平。因战争和时局变化及学校迁移重组等多种因素影响,学报无法正常出版。但为了尽可能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传承工作,学报仍然择机编辑与出版了3卷5期。1941年4月和10月,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30周年,学报编辑纪念号上下册,为第13卷,在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学报随校迁回北平,延续以前的刊名和卷号。 1947年10月出版第14卷第1期,1948年8月出版第14卷第2期。1948年10月出版第15卷第1期,是为“校长梅贻琦先生六十寿辰纪念号”。之后又因时局变化而停刊,至1955年12月再次复刊,改名为《清华大学学报》,此后更历经变革,谱写了新的辉煌。 在此期间,编辑部同样由教师组成,但成员相对较少,编辑部主任为邵循正,成员先后有冯友兰、陈寅恪、雷海宗、闻一多、潘光旦、朱自清、杨业治、浦江清、吴达元。作者中,除上述编辑中的前七位外,另有梅贻琦、汤用彤、罗常培、金岳霖、杨树达、王宪钧、陈梦家、吴晗、周一良等23人,共发表学术论文35篇,书评7篇。 尽管出版周期很不稳定,但学报在这数期中也刊载了清华学人在战时的一些重要学术研究与思想成果。比如《大学一解》(1941年13卷1期),由梅贻琦拟纲,潘光旦执笔,博采中外教育思想,以儒家《大学》之言“在明明德”、“在新民”论述大学教育,提倡通才教育之理念,强调教师表率、学术自由之重要性,同时指出大学教育在这两个方面的若干不足之处,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又如陈寅恪结合传统考据方法与西方历史研究方法,逐渐提出“史诗互证”这一史学研究方法。其《长恨歌笺证》(1947年14卷1期),通过丰富的史料钩沉,“证实”了白居易原诗中诸如杨贵妃的身世、唐代服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同时又通过对华清宫、长生殿等考证“证伪”了白居易诗中所描述的二人的爱情,结论亦为学界所叹服。 《清华学报》的办刊思想与清华中西融贯、文理综合的性质相得益彰,营造出了相互融通渗透的适宜氛围。《清华学报》在清华大学崛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现代学术在清华乃至在中国生根和成长的过程。学报不仅吸引了众多学术大师刊发创论,也为一大批求学于清华的新人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成为他们学术生涯的起点。《清华学报》上刊载的论文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一些文章或是不朽之经典,或是某一学科或研究方向开山之作,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潮流。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