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本报记者 齐柳明摄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碉楼。本报记者 齐柳明摄 600多年前,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三十万精兵远征云南,并沿滇黔驿道两侧要冲处驻军屯田,拉开了西南屯堡文化建设的序幕。600余年后,在中原地区明代习俗几乎无迹可寻的当下,在黔中腹地的古村落里,仍有一群人沿袭着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历经岁月,繁衍不息。 600余年的古水利工程,仍在润泽今天的大地 从安顺市区驱车,西行22公里后便抵达大西桥镇鲍家屯村。这是一个有着63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比贵州设“府”的时间更早。 在村口的村史陈列室,从1930年鲍氏子孙修缮的《鲍氏家乘》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记载:“鲍氏原籍南京直隶省徽州府歙县新安卫棠樾村,于大明洪武二年调戍贵州。”鲍家屯村的老支书鲍中权介绍说:“来这里开荒的将士,把江淮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带了过来,修建于1381年的鲍屯村古水利工程就是一例。” 沿着村口的邢江河上溯,很快就可以见到工程的主体—起截流作用的“御马坝”。坝全长110米,由一道顺坝和一道横坝组成,两道坝呈“L”形,形成蓄水的水仓。横坝将邢江河一分为二,旧河道走水,新河道引水灌溉农田。工程一共有11道坝,总长730米,渠首、干渠、支渠加起来总长超过3.2公里。系统尾部的“回龙坝”形成的水仓,可以调节整个农田水利系统的水量。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第一次见到工程时,激动地称呼它为“黔中都江堰”,据测量,即使在枯水期,水仓的出水量也能达到1.25立方米/秒,能满足鲍屯及周边四五个村2600余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这一古水利工程属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设施,遵循了都江堰"深淘滩,浅做堰"的治水原则,体系完整,设计科学。而且它充分利用地势进行自流灌溉,在没有机械能的古代,先民的智慧充分展现。它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当地具体地理条件的结合。难得的是,历经600多年的岁月还在发挥作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所长吕娟这样评价道。 村前的古柏下,流水潺潺。600余年的古水利工程,仍在润泽今天的大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