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得以发展壮大,其中一个渠道就是通过读书会团结群众、发展党员 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面对反动势力的血腥镇压,党的组织多处于秘密状态,公开直接地发展党员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即便是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共产党依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其中一个渠道,就是通过读书会团结群众、发展党员。 恽代英是我们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1917年还在中华大学读书时,他就和好友成立了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社。互助社很快发展成为武汉地区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也是全国最早的进步团体之一,为推动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和爱国运动向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23年,他应吴玉章、王右木聘请任教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西南公学,接触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亲身的革命经历使他认识到了读书会在团结群众中所能发挥的作用。1924年,他在《学生运动》中就如何组织发展青年学生问题指出:“我们亦可以与同学组织日记会、演说会、辩论会、旅行会、读书会等等。这在一方可以因为这种组织,与有些同学发生多一层的关系;一方亦可借此引诱同学与我们的思想相接近。在轮流阅看日记或读书录的时候,在轮着我们报告演说辩论的时候,在我们与他们自由谈话的时候,我们可以常酌量情形发表一些我们的意思,使他们于不知不觉间受着影响。”在制订1925年上期的青年工作计划时,他又特意强调,对青年学生开展宣传组织工作,“须预备组织读书会”,“集合每个同学所购买的图书”,“以便于同学互相借阅”。而且读书会要有“定期的集会”,交流探讨读书收获。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大肆破坏共产党的组织、逮捕屠杀共产党员,白色恐怖中,发展党的组织更加困难,更需要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1928年,任弼时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和秘密工作》中指出:“党的秘密工作只有能使党领导广大群众斗争时才有意义,否则秘密则与群众斗争也隔离起来,那便是极大的错误。”由此他强调要将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相结合,尽可能去团结工农群众。至于具体的工作方式,任弼时指出:“每个支部必须找出许多公开组织群众的方法,如上海之弟兄团、姊妹团、堆金会、读书会、平民学校等等,在自己的领导与影响之下去结合周围的群众,并且要抓住每一个公开活动的机会,将我们秘密的工作与其联系起来,以吸引广大的群众,扩大党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党以读书会的形式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群众,特别是将一大批渴求进步思想的青年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壮大了党的组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