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的“读书会”(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日报 樊宪雷 参加讨论

    延安时期我们党多以读书会或者参照读书会的方法进行学习和交流
    读书会在讨论问题、交流思想,进而深化认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地体现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的读书学习活动中。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这就给党清理错误思想,总结经验教训,筹划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但当时,各种错误思想在党和军队内部的影响依然存在,再加上多数革命战士包括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都还不高,因此,很有学习的必要。
    1938年10月14日,在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时,毛泽东根据变化了的革命实际以及党在新的阶段所要承担的历史任务,专门提议:“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如何学习呢?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正在开展的学习运动时说:“有许多学习小组已经组织起来。在延安已经组织的有哲学小组、读书小组等等……在外边许多地方,有读书会的组织,同我们在职干部的教育差不多,这是可供我们参考的。”这可以理解为,毛泽东提倡大家以读书会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对于这一点,当时参加过学习的于光远回忆说:“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并没有组织像上海、北平等城市青年们的读书会,但是有好几个单位,采用定期开会读书的办法进行干部学习。我认为也可以把这样的会称之为读书会。”从而印证了毛泽东的倡议是被采纳了的。邓小平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也明确指出,要通过组织读书会、研究会、救亡室(民革室、救国堂)、座谈会、学术演讲会等方式,不断向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主张。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延安开展的读书学习运动,目的是培养造就“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在学习中,大家参照读书会的方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各种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的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为后来的整风运动奠定了基础。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又做了更为深入系统的部署,不仅成立了领导机构,而且指定了学习书目,规定了学习方法和要求,不过这时的学习小组,与读书会的性质已明显不同了。
    作为读书方法,读书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党还创造性地将其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借助它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进步群众,发展壮大党的组织,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我们党在革命时期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宣传、组织等方面有了很好的工作抓手,促进了革命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