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马列主义播火者、实践者张西曼的发现之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小曼 参加讨论

    1973年截获了我给回山东济南老家探亲母亲的信件的西城公安局负责台湾特务问题的陈悟生副局长带着警员找我谈话,说他们看了我的信,认为你母亲如果是特务绝对培养不出这么好的女儿,是你的信保护了你的母亲(因他们看到我在信中说自己争取入团10年组织不许入,25岁以后要以共产党员的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他们被感动了,才结束对我母亲的跟踪监视)。
    1976年10月23日在粉碎四人帮大游行的第三天,我正直善良的母亲魏希昭终于结束了后半生的苦难与父亲张西曼在万安公墓团聚了。逝世前母亲曾告诉我:“我的名字叫希昭,是希望昭雪啊!”我的母亲是为张西曼无辜蒙冤的,我相信父亲在天有灵,如果知道我们母女为他所遭受的苦难,父亲会死不瞑目;但是他如果知道我们母女为保存他的遗著和搜寻他的资料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伟大奉献,父亲肯定会欣慰地含笑九泉!
    从1970年开始,对父亲一生的经历充满好奇的我利用业余时间、根据母亲保存下来的父亲的遗稿和遗物为线索,遍地开花般的到处寻找有关线索。但那时的我只知道张西曼教授是一个民主教授、敢言敢怒、思想很进步,但进一步的详情就不清楚了。我看了母亲珍藏的父亲的遗著《历史回忆》,阅读之后我才知道我的父亲张西曼教授大致的生平,家中还有父亲张西曼逝世前所写的一份亲笔简历,上面有“《俄国共产党党纲》民九年出版,民十六年绝版”的记载,那也就是说,该书是1920年出版,1927年绝版,应该有8个版本啊!。
    1984年我到原文化部副部长石西民家中访问时,他突然跟我说:“你父亲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可是多年没有纪念过他,这是不公平的。应该为他召开纪念会。”正好1985年是父亲张西曼诞辰九十周年,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牵头下,1984年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每天下班后饿着肚子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直到深夜才能回家,我成功联系到69位中央首长的亲笔签名,联名呼吁1985年召开张西曼九十诞辰纪念座谈会,几经艰难的周折,终于得到中央书记处胡乔木、习仲勋书记的批示,在民革中央朱学范、屈武、王昆仑、贾亦斌等领导大力支持下,1985年6月29日在全国政协礼堂终于召开的纪念张西曼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会议开得十分成功,散会时中共中央统战部李定副部长握着我的手,转达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习仲勋书记的指示:“一定要把你父亲老一辈的生平资料整理出来,以教育后代。这些材料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我答复说:“请组织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这次是张西曼逝世36年来第一次重大的突破,张西曼研究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从此,在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助手,没有时间,没有人计算工作量,没有人给予报酬的情况下,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日以继夜搜集资料,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和星期天,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搜集父亲张西曼的资料,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团结报》、《百年潮》、《红岩春秋》等报纸刊物上先后发表了数百篇有关张西曼的文章资料,使张西曼的英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1987年周谷城副委员长为张西曼题词:“民主战士,奋斗终身,典型尚在,启迪后生。一九八七年夏怀念张西曼教授。西曼,民主战士也。能诗能文。每到上海,必与我畅谈:凡国家大事,学问文章,无不涉及。在重庆时,接触更多。最后一次,嘱我为《民主与科学》写文章。我尚未能报命,他已云亡,可哀也矣!”
    1991年5月4日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张友渔为张西曼题词:“宣传马列主义 支持革命运动 回忆西曼先生”,看到这份题字,我很吃惊,原来我并没有料到父亲张西曼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有重大贡献啊!半年以后张老去世了,这可能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墨迹。
    1992年在一次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1985年父亲前妻子女进一步的对我及我父母的诬告信,他们继承诬告者万重英的衣钵心狠手毒,虽然凭借张西曼的英名捞尽了政治上的好处,却卑鄙地出于对张西曼的刻骨仇恨,连当年父亲逝世时1岁的我也不放过。我知道我必须以铁的事实澄清母亲魏希昭的历史,才能粉碎诬告者一家借打击我母亲以报复张西曼的阴谋,才能彻底恢复父亲张西曼政治、生活上的清白。我又全国范围内艰苦寻找,以母亲文化大革命中交代自己的历史回顾为线索,奇迹般地找到了母亲魏希昭的各个历史时期全部的证明人,充分证明了我的母亲魏希昭非但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而且是一名出色的道德品质高尚、正直善良、立场坚定的革命者,父亲张西曼慧眼视金,他在协议离婚多年后不顾世俗观念主动追求的我的残疾母亲魏希昭,是与父亲真正“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夫妻”,是一个出于对父亲张西曼的挚爱牺牲了自己的后半生却始终坚守着革命者本色,力挽狂澜地以弱胜强的坚强女性,在多年残酷的逆境中母亲魏希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教育了我这个父亲逝世时年仅1岁的遗孤,作为父亲最后的骨血的我这个小女儿却做出了世人不可想象的业绩,在没有希望中寻找希望,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在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下,我把父亲张西曼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中国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壮大和中国民主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努力一步步挖掘出来,是张西曼当之无愧的好女儿!这就是爱的力量的伟大吧!这也是历史赋予我的重任!我坚信对张西曼的挚爱终能战胜邪恶!真实必将战胜欺骗!
    1992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为张西曼题词“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张西曼精神不朽”
    1992年7月,我收到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为父亲写的题词:“爱其所同 敬其所异 忍小异而持大同则无争 无争则家和而事兴矣 小曼贤姪雅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