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史学批评史研究的轨迹还见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史学史和史学通论类撰述中。在1941年出版的魏应麒《中国史学史》中,史学批评史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不仅为刘知幾、郑樵和章学诚三位批评家设立专章,而且在下编第四章《隋唐之史学》第三节《史评之崛兴》、第六章《五代宋之史学》第五节《史评之继盛》和第八章《元明清之史学》第四节《史评事业之进步》中也集中讨论了史学批评问题。魏应麒论史学批评的起源与发展,说:“史评之起,当根于古人读史者阙疑辨妄之态度。子贡、孟子之言,已启疑辨之端;降及两汉,司马迁、龚胜诸人对古事古书之慎择,疑辨之风气益开;王充《论衡》尤多严密之指摘;凡此皆予后世史评以相当之影响。惟上述究非纯正之史评,其成为史评一体之权舆者,则实由于史家著史之后,加以评论,或发表主见,或臧否人物,或补伸余事,作为按语而并附于史篇之末。其后范围渐广,乃有评议前人作史态度之当否,撰述之精疏,体例之违适,事迹之正误者,于是虽非著史之史家,亦得本其识见而发为宏论,既不附于史篇,则著成专书,别行于世。”(《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149-150页)这段话包含了四个非常重要的认识。一是史学批评源于怀疑精神;二是提出了唐以前史学批评史上的几个重要人物:孟子、司马迁和王充,这是对梁启超史学批评史构想的补充;三是突出了史学批评的内涵——“评议前人作史态度之当否,撰述之精疏,体例之违适”;四是指明了批评家的角色特点,即“虽非著史之史家,亦得本其识见而发为宏论”。魏应麒认为王充的《论衡》虽对后世的史学批评有直接的影响,但书中关涉的范围太广,并非专门的史评之作。至于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只能算是文学批评著作。因此,“纯粹史评之专书者,实以《史通》为第一部”(《中国史学史》,第151页)。此论至今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是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三部“中国史学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金氏论刘知幾和章学诚的史学,即是从史学批评入手,书中写道:“至取诸家所作之史,为之阐明义例,商榷利病,则又始于刘知幾,而章学诚继之,前之马、班为作史家,未必不能评史,后之刘、章为评史家,亦尝有意于作史,必合而一之,乃得谓之史学。”(《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223页)金毓黻揭示了评史家和作史家的联系,作史家也能评史,如司马迁评论《春秋》之要义;评史家也有意于作史,若章学诚曾重修《宋史》。作史与评史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史学批评旨在阐明义例和商榷利病,这就言明了史学批评的精髓。在金毓黻看来,评史与作史“合而一之”,才是完整的史学。 20世纪30-40年代是史学通论撰述的高峰期。这类著作常因论史学而谈及刘知幾和章学诚,又在对刘、章史学的叙述和阐释中,逐渐明确了史学批评史的研究路径。其重点有二,一是彰显刘、章史学的“批评”特征;二是粗线条地勾勒史学批评史的轨迹。曹聚仁《中国史学ABC》在具体论及《史通》时,则着眼于“批评”二字,专列“对于古史籍的批评”一目论《史通》的特色(《中国史学ABC》,世界书局,1930年)。不过,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当年冠以ABC字眼的介绍性史学通论显然已不能满足史学界的需要。随着中西史学的交融,史学家谈论史学理论问题时,已能辨析精微,得其要领了。 蒋祖怡《史学纂要》篇幅虽不足两百页,仍予史学批评以相当的重视。书中专门论述了刘知幾和章学诚的史学,还打了一个比方,说如果史学是一只船的话,那么史学批评就是船上的舵(《史学纂要》,正中书局,1946年,第172页)。史学批评引领史学发展的方向,将之喻为船舵,倒是十分贴切。与《史学纂要》同时期的同类著作还有傅振伦《中国史学概要》,谈到了“吾国品史之书”。傅振伦所说“品史之书”的“品”有评点、鉴赏之意,用“品史”一词来指代史学批评,颇为精准。其中,《文心雕龙·史传》被视为系统史学批评的滥觞,至刘知幾出,史学批评达到了一个高峰。千余年后,章学诚又继承并发展了刘知幾的思想,堪称传统史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傅振伦描绘的这条脉络反映了古代史学批评的学术轨辙。 综上,民国史学家论史学,谈理论,讲方法,实已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史学批评史研究。民国时期的史学批评史研究,由史学巨擘倡导,有一流的史学家响应,然而限于各种原因,他们终究没有撰成一部《中国史学批评史》。不过,这些成果仍给今天的研究者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早期关于史学批评史的论述多见于史学史和史学通论中。蔡尚思有时就将史学批评史称为史学史。这说明史学批评史与史学史的确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史学批评史研究尚不深入和成熟的情况下,将之置于史学史和史学通论中是可行的。但这种作为附庸出现的史学批评史毕竟是不系统的。而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又常以史学批评的形式出现,因此,史学批评最终有独立作史的必要。顾名思义,史学史的任务是研究史学之“史”,重在史学的萌芽、发展与嬗变,探索史学演进的内在规律。史学通论的侧重点是“论”,是那些关乎史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通达之论。而史学批评史的核心则是“批评”史学,它的研究范围与对象要小于史学史,内容要比史学通论更专精,它只关注那些具有评论特质的史学论述。学术史叙述是史学批评史的血肉,而价值判断才是史学批评史的灵魂。第二,金毓黻强调评史家能够作史,作史家也能评史,包含着研究史学批评史的重要方法论:今人研究史学批评史,不能只瞩目于刘知幾和章学诚等少数几位专门的评史家,还要注意司马迁、班固、杜佑、司马光等作史家,甚至也不能忽视裴松之、胡三省等史注家和王鸣盛、钱大昕等考史家。如果再延展思考,可以看到,古代的文学家会评论史学,思想家也思考史学。只有充分考虑史学批评主体的多元化,并依此原则撰写的史学批评史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史学批评史。 1949年以后,“中国史学批评史”在很长时间里未能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和学术的双重剧变中,史学批评史研究被边缘化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史学批评史才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