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趋势与初步思考 20世纪80年代史学批评研究的繁荣景象和90年代的深入态势已成为过去。近十多年来,研究者仍在不断地思考和摸索史学批评问题。其中呈现出的三个鲜明的趋势,表现出方向性特征。 一是史学批评范畴成为史学批评史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罗炳良《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价值》(《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指出:“任何一个学科,如果不重视自身范畴的研究,不仅会给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带来阻碍,而且会妨碍整个学科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之处于低水平研究层面。”这就从学科建设的高度上评估了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价值。宋馥香《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生成的两种途径》(《南开学报》2016年第1期)则提出了史学批评范畴生成的两种路径,一是“前人提出的某一概念或观念,经后世史家不断阐发,使其内涵逐渐丰富并趋于稳定,而成为史家的共识;另一种是后人对前人提出的某些观念,加以总结和概括,使其内涵明确,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史学批评范畴的整体研究和理论分析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二是晚清民国史学批评史的书写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过去人们研究中国史学批评史的重心在古代,毕竟古代史学批评史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可以讨论的课题甚多。近年来,研究者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近代史学批评史,并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如舒习龙《晚清史学批评的阶段和成就》(《西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杨俊光《试论齐思和的史学批评实践及特点》(《人文杂志》2013年第3期)等。 在古今中外学术的交汇下,晚清民国史学界出现了多次史学思潮的交锋,如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与旧史学的论辩、“君史”与“民史”之争、民国时期的“古史辨”运动等等。陆绍明、刘掞藜、柳诒徵等人的史学批评思想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开始的晚清民国史学批评史研究将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吸引着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三是在史学批评史的贯通研究和断代撰述上有所作为。2011年,白云申报“中国史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年,朱志先“明代史学批评研究”和刘开军“晚清史学批评的演进路径与成就(1840-1911)”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底,瞿林东主持的多卷本《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项目也正式启动。以上课题将陆续转化为相关的史学批评史论著,这是中国史学批评史研究中前所未有的局面。 成就已如前述,探索仍在继续。当人们一步步走进史学批评的王国时,不得不感慨,中国史学批评的理论光辉被遮蔽得太久了。史学批评史研究的确存在若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已往的研究注重史学批评的具象,相对忽视了批评背后的理论支撑和批评话语。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批评家批评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批评,怎样批评的,批评的影响,进而阐释历代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批评的诉求,批评的意义及其传播等,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史学批评的话语体系。对于中国史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研究,一方面要立足于史学批评史,要从史学批评的经典中提炼具有中国学术原生态的理论内核,理解古人的批评思维与批评精神。比如“史法”、“史意”、“史德”、“良史”、“史权”这些中国独有的批评话语,反映的是批评的约束功能、史学家的自我激励和自我体认,值得深入挖掘。另一方面要适当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比如,文学批评史上常常讨论一部作品的“风骨”和“气韵”,那么,优秀的史学著作中是否也存在着风骨或气韵,循着这个思路,可以研究史学审美问题。但研究者须避免以西方话语或现代语境生硬地解读传统,误读批评。 第二,关于中国史学批评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似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当前,研究与撰写史学批评史不能只盯着《文心雕龙·史传》、《史通》、《文史通义》这几部文献了。史学专书、专文、序跋、信札、笔记、文集、史家传记、目录学著作中,都包含着史学批评的重要资料。编纂一套大部头的中国史学批评文献汇编是建设史学批评史学科的基础工作。 第三,开展史学批评史的专题研究。两千多年间,史学批评对史学的方方面面都有精彩的评骘,清理历代批评家关于史学诸要素的评论,如史学批评与经史关系、史学批评与历史编纂学、史学批评与思潮嬗变、史学批评与史家修养、史学批评与史学创新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当“中国史学批评史”写出了史学思想的萌动,写出了批评家对于史学发展的参与和推动,写出了批评对于史学思潮的引领,写出了中国史学的人文性与思想性,史学批评史自然会成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中国史学的一扇窗口。 (本文原载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