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大数据与历史学科学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资料爆炸,必将引起旧史学研究方法的革命
    但是,所用史料全都正确无误,就能够保证研究结果正确吗?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泰斗吴承明先生说:“即使做到所用史料尽都正确无误,仍然不能保证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研究方法也必须科学化。
    历史学家也在追求怎么使历史研究变得科学化。“新史学”这个名词是美国学者鲁宾逊在1912年出版的《新史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实际上,早在1903年,梁启超先生在同样题目的文章中就已提出了这个口号。不过梁先生没有对此展开细致的讨论,而鲁宾逊则做了很详细的论述,讨论怎么把历史学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鲁宾逊之后,不断有人提出要发展“新史学”。“新史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登峰造极。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经济史,被称为“新经济史革命”。为什么叫作革命?一个原因是过去的历史学都很不重视定量的问题。例如《史记》里说项羽带8000江东子弟,打垮了秦朝。但是项羽到底有多少兵,谁也不知道。又如秦始皇讨伐南越,出兵50万,抵御匈奴出兵30万,而当时中国的人口大约只有2000万。因此这些数字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无从考证。古代打仗喜欢虚张声势,交战的一方明明只出兵3万人,常常说是10万、20万、30万人,以壮大声势,吓唬敌人。由于这些数字不可靠,所以无从进行定量研究。到了后来,可靠的数字多了,这个时候就应当强调定量。
    在经济史研究中,传统的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后来数据多了,定量研究兴起,于是形成两个阵营。
    那么,史料爆炸和方法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密切。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领袖勒高夫说,“历史学今天正经历着一场‘资料革命’,这一革命与新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资料爆炸,必将引起旧史学研究方法的革命,反过来说,研究方法的变革也会引起史料的重大变化。很多材料原来不被视为史料,可现在变成了重要史料,比如各种文书。重视地方民间文书,是从谁开始的呢?是我的恩师傅衣凌先生。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厦门,厦门大学师生逃难到闽北山区。傅先生那时是青年教师,看见村子里、祠堂里都有一些契约文书。傅先生在大学里念过社会学,觉得这些文书很有意思,就把它们收集起来,从里面搜寻有用的信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结果,傅先生就成了我国使用民间契约文书研究社会历史的第一人。可以说,这些史料的发现和使用促成了我国农村社会史研究产生,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中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