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在日本著名的“铁炮传来”的故事。而这位“大明儒生五峰”,正是王直。 此时,中日贸易已经中断,一切商品交流其实都只能被迫“走私”,而且,由于缺乏官方的管理和约束,海道成为自由天地,物流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在多重风险的推动下,中日贸易的利润也水涨船高,而且,王直直接贩卖军火,自然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下海5年之后(1545年),王直率2000多人加入了许栋的海上武装集团。 许栋一家四兄弟,他排行老二,也是歙县人,与王直是正牌老乡。根据胡宗宪挂名主编的《筹海图编》,许栋是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也就是王直到广东开始从事走私生意那年,从福建越狱入海,来到宁波口外的双屿岛盘踞。而根据同时期官员郑舜功所著的《日本一鑑》,这一年,在马六甲经商的许栋兄弟将佛郎机(葡萄牙)商人带到双屿港,为葡萄牙人充当中介。 双屿岛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补给站之一,“乃海洋天险”,“为倭夷贡寇必由之路”。明初这里就被当做“国家驱遣弃地”,居民被强行内迁,杳无人烟,正好成为走私天堂。 在各路走私商人们的哄抬之下,许栋统治下的双屿成为一个人口众多、设施齐全的贸易枢纽,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藤田丰八(1869年~1929年)甚至将其称为“16世纪的上海”。 从史料分析,在此前,王直与许栋就有许多生意上的来往,甚至王直在外常自诩为许栋的下属。入伙之后,王直担任了双屿岛的CFO——“管库”,由此可见其文化知识或许在圈内是比较出色的。随后,王直又被提拔为“管哨”——船队队长,进入了许栋的核心圈。 双屿这一“世贸中心”的红火,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也就是王直入伙双屿岛的次年,朱纨出任浙江巡抚,看到“土著之民,公然放船出海,名为接济,内外合为一家。有力者自出资,无力者辗转称贷,有谋者诓领官银,无谋者质当人口;有势者扬旗出入,无势者投托假借。双桅、三桅车樯往来。愚下之民,一叶之艇,送一瓜,运一樽,率得厚利,训致三尺童子亦视双屿为之衣食父母。”他深为感慨:“此贼、此夷,目中岂复知有官府耶!”(《筹海图编》) 朱纨认为,既然朝廷宣布海禁,就必须认真执行,他提出“不革渡船则海道不可清,不严保甲则海防不可复”,搜捕通倭奸民,整顿海防,严禁商民下海,并开始积极筹备军事行动,武装取缔双屿岛这个走私天堂和“世贸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