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盛极而衰,乃千古定律。 吕不韦成了相国之后,根据司马迁的八卦记载,不断与太后通奸——那本是他的姬妾嘛,但太后在这方面过于旺盛,吕相国有点吃不消,就给太后推荐了一位猛男嫪毐,伪装成宦官,藏于宫中。后来嫪毐甚至与太后生下两子,阴谋夺位,被嬴政发现,灭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 嬴政本想杀吕不韦,但考虑其功劳至大,仅仅罢免。吕不韦离开京城咸阳被贬斥到河南之后,“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这样强大的人脉,令秦王嬴政“恐其为变”,于是写了一封信问吕不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要将吕不韦全家流放蜀地。吕不韦惊恐之下,饮酖而死。 至此,一场大买卖以破产结束。不知吕不韦在弥留之际,是否也感慨“立国之赢无数”的背后,也有“无数”的风险。 桑弘羊的改革,对于当时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言,不仅是在断人财路,甚至也是在断人生路。这些人的愤怒,不敢对着体制、对着皇帝发泄,自然要冲着桑弘羊们,以至于连天降大旱,都有所谓“烹弘羊,天乃雨”的说法。不过,这些人没有“杀羊”的资源与能力。 桑弘羊最后的悲剧,是因为作为托孤大臣之一,卷入了与大将军霍光的政治斗争之中。首先,他们在政策上出现严重分歧。经过武帝时期的长期征战,一些大臣提出应该休养生息,霍光对此表示同意,但在60多名高干参与的中央全会上,桑弘羊与霍光等人在盐铁官营等财经政策、匈奴和战等国防政策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史称“盐铁会议”。其次,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桑弘羊卷入了另一辅政大臣上官桀父子策动的政变,终因败露而遭诛杀并灭族。 4 吕不韦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可以肯定,绝非因为八卦问题。一方面,所谓秦王嬴政是他亲生之子,以及他在太后与嫪毐的淫乱中所扮演的皮条客身份,史家一直存疑。另一方面,从司马迁的记载看,即便秦王对嫪毐动手,也并非出于净化宫闱,而在于嫪毐试图夺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