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国军,南京大学 哲学宗教学系,南京 210032;越国军,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杂志社,兰州 730070赵国军(1976—),男,回族,甘肃会宁人,法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博士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穆斯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内容提要】 回族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分子,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中国社会大背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样,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回族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西北回族又是中国回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西北社会发展中,西北回族也在各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了其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也有为了国家利益坚决抵御侵略者的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本文主要从回族民族认同的视角,分析探讨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方面的几个特点。 【关 键 词】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3)06-0241-04 “认同”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idem,当英语吸收这个词时,成为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表示某些事物是一致或者相同的。“认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的趋同的过程[1],也就是社会群体成员在感情和认识上的同化过程。后来许多学者都对“认同”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汉语语境中,“认同”是一个翻译而来的现代汉语词汇,强调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类物质的同一性、相近性及相互之间的认可[2]。自从“认同”这个概念引入汉语之后,“认同”一词以不同的语境特征在我国被频繁地使用于学术著作、文章以及各种场合,诸如“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社区认同”、“家族认同”等等,尤其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方面尤为明显,研究著述者颇多。 在中国古代就有“族”的概念,有许多学者爬梳文献,实证“民族”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无论概念如何,但中国古代人类发展史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民族存在,他们相互发展、融合,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民族,当然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有新的民族形成、发展。回族就是由唐朝开始,逐渐在中国历史上形成并发展至如今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自其先民进入中国以后,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历经了1300多年的成长发展历史,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内部繁衍、外部融入,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使其民族特征不断丰富,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而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一个少数民族,从而具有和表现出每个成员对于其所属回族民族共同体的认可、依附和对于维护这个共同体的责任,并发展为具有明显或者强烈的个体对于回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行为,形成了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基于此,回族的民族认同就是回族对于其民族历史的记忆、宗教信仰的认可、民族文化的传承、风俗习惯的坚持以及回族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亲近的心理,并认为相互同属于回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乃至意识到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族际边界和存在的民族差异等。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多年,中国社会经历困难、困苦、屈辱、丧权、动荡与期望、斗争、抗战、革命、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正是在这100年的历史发展中,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皇权家族世袭统治意识的弱化和结束,民族、国家、民主、主权等理论和观念的不断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近代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也受到近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代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不仅从内部的“我是回民”得到体现,也从外部如汉族等民族将“回民”置于“他者”的认识中得到印证。特别是近代西方各种民族国家理论的传入,清末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强国之路,民族认同意识增强,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也同样得到强化和发展,以白寿彝为代表的回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以“回教徒”、“回教社会”来阐述和研究回族。金吉堂也发出了“所谓回族,既非回纥人之后裔,更非汉人信回教者——回族者,回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3]的声音。在辛亥革命前,由回族人创办的以《醒回篇》等为代表的报刊中,明确地将自己作为不同于汉族等民族的族群来谈对国家的认同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乃至后来的回族社会各界力争回民的“国大代表”名额等,回族自认为是一个民族在近代已经非常明确。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回族工作,视回族为一个民族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并制定了《回民区域政治工作条例》《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和《对回族人民的宣言》等,以至到“《回回民族问题》一书,论证了回回是一个民族,回回问题是一个民族问题”[4]等等,都反映了近代回族社会对于其民族共同体的维护及所具有的自我民族认同意识。观察回族史,特别是西北回族史,近代是回族和西北回族民族认同意识表现得最为明确的一段历史,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西北回族展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并且与回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相融发展。近代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出宗教、文化和心理认同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宗教认同:伊斯兰教是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的标志和纽带 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宗教和民族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对于许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塑造,乃至对一些民族国家的建构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民族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相对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往往又是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载体。回族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众所周知,回族是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②,西北回族也是如此。在回回认同中,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一直是一对割裂不开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宗教认同促使了回回民族认同的产生和定型[5]。伊斯兰教具有非常明显的入世性,“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宗教信仰所支配的社会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体系”[6],更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风俗习惯,对各穆斯林民族影响深远。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我国,起初只是在唐时来华的穆斯林“蕃客”中传播,这些“蕃客”可以说是回族的早期先民,但这并不是今日之所谓回族的主要来源,仅是回族先民之一部分而已。正是当时这些回族先民带来和流传下伊斯兰教,对后来的回族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再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先民已经有了明显的本土化趋势,有的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社会,接受了中国文化。历史进入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不同民族的人,有的逼迫,有的主动,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不断地来到中国。“于蒙古政府吸引之下,源源东来,同时向中国境内发展,其人数不可以千万计,有来自西亚之阿剌伯人、波斯人,中亚各族人,又有皈信之蒙古人,与中国西北境已经同化之各族回鹘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而进。益以定居南中国各地之阿剌伯人、波斯人,更与少数皈依回教之汉人,因信仰相同,而发生血缘关系,在蒙古统治中国之期间,起一大结合,经百年间之合同混化,是为今日中国‘回教民族’的起源。故今日所谓‘回民’者,特有元以后之事实耳。”[7]回族学者杨志玖先生认为,回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伊斯兰为共同信仰,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以我国广大版图为共同地域的新民族——回回民族。这是一个过程,大约在元代中后期才逐渐完成”[8]。正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伊斯兰教的传入和不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进入中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生活、繁衍生息、发展。由于共同的信仰,逐渐在宗教的作用下融合成为一体,形成了回族这样一个民族。可见。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并且吸收和融入了汉族等其他民族中的一些文化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兼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回族文化。明清两朝回族在保留信仰伊斯兰教的过程中,曾面对“维吾教之流于中国者,远处东极,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9]的许多困难,但伊斯兰教作为西北回族的民族信仰一直延续,成为回族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和纽带。伊斯兰教对于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不仅体现在信仰上,而且反映在了西北回族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念、信仰体系、婚姻家庭、社会交往、民族习俗等各个方面。比如,从伊斯兰教关于礼拜等方面的要求来看,西北回族每居一地、人口稍具规模后都会兴建大小不等的清真寺,如西安清真大寺,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据说创建于唐代③。清真寺承担着维系回族信仰、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意识等多方面的责任,以及为回族社区提供一些服务功能。特别是清后期至民国的近代时期,伊斯兰教派和苏菲门宦在西北回族中的传播,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回族伊斯兰教传承方式和格局,另一方面在回族社会中形成一个个自成体系的以教派门宦为基础的网络结构,在各个网络结构内部有了内凝力,分散的回族等族组织化,使回族等穆斯林在清代社会中有了民族内部的归属核心[10],从而强化回族的宗教信仰意识对于凝聚、巩固和发展近代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意识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还有诸如西北回族的三大节日,就是直接从伊斯兰教的节日中移取而来的,盛大的节日聚会往往被汉族等民族视为回族“过年”④。再有回族的饮食习惯、人生礼仪、民族禁忌、经济形态等都直接源于伊斯兰教的规定或受其影响。近代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借助了宗教认同来强化其民族认同,并且在地理要素的作用下,西北回族由于多年来形成了相对虔诚的民族宗教信仰特点,并且代际传承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和巩固了西北回族的民族认同感。所以即便如今,人们普遍认为西北回族信仰虔诚,有着相对严格的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内部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意识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