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郊有一座古老的小镇,名叫笕桥。1931年~1937年,在笕桥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成为了中国空军培养飞行员的摇篮。蒋介石曾亲任该校校长,并与宋美龄数次亲临该校,参加毕业仪式和学员家长的恳亲会。 不过,让笕桥真正走入历史视野的,还是78年前发生在这座小镇上空的一次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这也是中国抗战史上的首次空战。以高志航为代表的中国空军官兵,痛击日寇战机,取得完胜。这场战役被称为“八一四”笕桥空战。 那么,这场空战是如何发生的?中央航空学校为什么会选址杭州笕桥?勇敢的中国飞行员又有哪些浪漫的故事? 中国“战神”穿越凯旋门 1937年8月14日14点50分,日本空军精锐——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从台北起飞,两支部队共出动18架“三菱96”式轰炸机,分两批向杭州上空飞来,直扑笕桥机场。温州监视台于第一时间发现,急电杭州友台。 18点10分,杭州拉响防空警报。这时,一架中国战机正好从南京飞回笕桥基地。战机着陆的时候,防空警报已然响起,从战机上跳下一个中等个子的中国空军军官,他不及休息,立刻跑到起飞线前,紧盯天空…… 很快,云中钻出一个个黑点,那是中国空军的霍克式战斗机。这几架中国战机在机场上空盘旋,准备着陆。这位军官赶忙对着战机一边打手势一边大叫:“停止关车!停止关车!” 其中一架战机的驾驶员看到他的手势后,马上拉起操纵杆,轻巧的霍克机一昂头,又冲上了天空。后面的战机驾驶员见状,立刻跟了上去。刚刚在地面指挥的这位军官长舒一口气,自己也跳进机舱,驾驶战机冲入云霄,准备迎敌。 这个临危不乱、冷静指挥的中国空军军官就是高志航,他是飞行四大队的大队长,曾是东北航校中的佼佼者。 高志航,原名高恒久,字子恒,吉林通化人。1920年,他考入东北陆军学校,在1925年被选为飞行员,随后被派往法国学习八个月,出国前他改名“志航”,激励自己。在法国的飞行培训,高志航得到五颗星的优异成绩。据说法国教官因怕中国飞行员技术不过关,而禁止他们驾机穿越凯旋门,但高志航根本不把这种禁令放在眼里,他驾驶飞机轻松地穿越了凯旋门,为中国飞行员赢得赞誉。 1929年,高志航驾驶的飞机因机械故障失事,他本人虽然大难不死,但右腿却完全折断。伤愈后,他的右脚比左脚要略短一截。后来,高志航利用增高鞋底的办法,让左右脚达到了平衡,他凭着顽强的意志留在了飞行员队伍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