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匠心传承:感受徽州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小平 参加讨论

    精益求精
    张小泉,清初著名制剪工匠,徽州黟县人。明崇祯年间,张小泉带儿子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制剪技术,产品很快畅销全国。而在张小泉之前,家用剪刀都是用生铁锻打而成,缺陷是刀刃不够锋利而且容易生锈。张小泉追求精益求精,四处拜师访友,悉心研究铸造技艺,经过反复琢磨,终于打破了千百年来以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独创性地将钢条嵌入铁槽之内,使剪刀具有了钢铁分明、刃口锋利的特点。
    张小泉剪刀两项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一是镶钢锻打技艺,在原料上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刃口,并用镇江泥砖磨削;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艺,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飞禽走兽等纹样,栩栩如生,精致巧妙。张小泉剪刀由于制作认真,质量上乘,故而生意兴隆,利市十倍。1663年,为防别家冒用张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的名字“张小泉”。
    我们不禁要问,精益求精的动力从何而来?一些人认为,动力在于市场竞争,无竞争则无精益求精,在那些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很森严的领域,“工匠精神”就很难发扬。但是,在一流的工匠眼里,精益求精的动力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中对此有过评述:“竹与漆与铜与窑,贱工也。嘉兴之腊竹,王二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梅箓竹,嘉兴洪漆之漆,张铜之铜,徽州吴明官之窑,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则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特人自贱之耳。”竹匠、漆匠、铜匠与窑匠,工种虽然被世人瞧不起,但工匠自己如果自贬自贱,则不可能创作出精品;自贬自贱,是精益求精最大的宿敌。
    以竹雕为例,明代竹雕分为两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嘉定朱松邻。清代金元钰《竹人录》认为:“濮派浅率,不耐寻味,远不如朱。”嘉定派创始人朱松邻是徽州人,黄宾虹说:“刻竹名手,世称嘉定。有明以来,朱松邻自新安居此,乔梓相承,已擅绝艺,然皆品谊高尚,姿禀颖异,不肯同流逐污以随世俗。故虽一技之微,往往具有郑虔三绝,迥非庸俗子所能梦见。”(《黄宾虹文集》“杂著编”)如果朱松邻对竹雕这份工作自贬自贱,结果只能是“同流逐污以随世俗”。据文献记载,朱松邻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所以他的竹雕作品别出心裁,耐人寻味。
    从徽州文化看工匠精神,只是一个我们研究的视角。“中国制造”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澄清学界对于工匠精神的片面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发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