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为什么要增加开放面积 说起故宫为什么要增加开放面积,采访中“故宫人”的回答倒是相当一致:为了分散客流。根据故宫院办的统计,2012年、2013年、2014年参观故宫的人数分别为1535余万人次、1456余万人次和1525余万人次。“比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均高出数百万,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单霁翔在回函中表示。 若要追溯故宫与大客流的“邂逅”,可以上推至1925年的开放首日。据故宫官网,当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幕典礼。这一日正值民国国庆双十节,“北京城万人空巷,人潮涌向故宫”。自1925年1月进入故宫清点文物的那志良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中记录了当天的盛况:虽然故宫是下午2时才开幕,但那一天早上8时,门外就已人头攒动。在汽车还是稀罕物的当时,北京城竟堵车了。时任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的吴瀛,车堵在半路上,好几次不得动弹。进了故宫更是人满为患,吴瀛带着家眷被堵在坤宁宫东夹道,排了两个小时队才进去。那志良被安排在外东路的养性殿照料。这里陈列的大婚图、南巡图,画面艳丽精美,雅俗共赏,观者也越看兴趣越浓。前面的停住不走,后面的不断涌入,展厅里拥挤不堪。那志良扯着嗓子嚷:“门口的人往外走,让后面松动松动。”可是根本没人理他。他只有站在凳子上继续嚷,但依然无效。最后只能顺其自然了。给他印象极深的是一名观众一进门就被前后的人死死挤住,成了“夹馅饼干”当中的馅儿。“夹了许久,徐徐往外挪,虽然时时努力伸脖子想看一看,但最终什么也没瞧见,又被人流给挤出去了。”据说故宫开放前两天的参观总人数达5万之多。 建国以后,故宫再度面临超大客流,大约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富裕催生了国民的旅游热情,改革开放又将一度神秘的中国推向世界热门旅游版图。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了解中国,就必须到北京,如果在北京选择一件事,最好的就是参观故宫。”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末到故宫的国内外游客,每天就已高达七、八万乃至十万之多。而大客流带来的“人祸”,还包括攀爬坐兽、敲打水缸、破坏花草等不文明游园现象。正如从1988年起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张忠培所说,当时“旅游热已成了故宫的灾难”。 最初,限流成为这场“灾难”的应对方案。张忠培就在其任内制定了以“限制参观人数”为核心的七条措施。但此后又不了了之,近年当“故宫限流”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却是两则失败的案例:一次是在2008北京奥运年,故宫迎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当时,故宫提出每天8万人次封顶,结果限流第一天政策就“失守”了——售票量达到8万后,故宫工作人员开始停止售票,但排队的观众都在敲售票窗口,情绪激动,还喊口号要求进故宫,后来院方怕出事,只能继续售票。还有一次是在2011年“十一”期间,故宫再推每天限售8万人次门票,结果政策实行第二天,参观人数突破12万,午门5扇大门全部敞开以疏导游客,限流政策不得不取消。据了解,故宫建院90年来的客流最高值同样诞生于10月2日,那是在2013年,参观人数达18.2万人。单霁翔曾这样描述当日的情形:“人山人海的那种场面,人们就是排队往前走,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非常拥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