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从军城到商城:清代边境军事城市功能的转变(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集刊》2014年第201 何一民/付娟 参加讨论

    由于汉蒙贸易在清前中期发展十分迅速,因而张家口在清中期就完成了从军城向商城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人口构成的变化,二是功能变化,三是空间结构的变化。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张家口是一个以军人为主的军事城堡,在空间布局上从长城边墙大境门由北而南分为上堡、下堡,均为驻军之地。乾隆年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人口构成发生较大变化,随军家属和商人、劳动苦力等非军事人口逐渐超过军事人员,因而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上堡逐渐演变成为街市,又称市圈,俗称“买卖城”,是张家口最主要的商业区,也是对俄贸易的集中点。往来于张家口与恰克图、蒙古草原北部之间从事贸易的商贾大都在此设有商行和货栈。乾隆后期,下堡也逐渐发展为张家口的另一商业区,东门外纵贯南北的武城街店铺鳞次栉比,汇聚了大批的商行、钱庄、票号,成为张家口最繁华的街道。上下堡之间原有八旗驻防营地和校场,乾隆年间逐渐成为东市场,晋商盐栈和碱行多聚集此市,上下堡商业店铺相向发展,两堡渐连接成一片。大境门以北至元宝山下为口外,亦为商业区,多汇集晋商和京商开设的店铺,主要供应张家口居民日用所需的肉类、面粉、燃料等。俄国商人的住宅和茶叶堆栈也多集中在这一区域。元宝山和大境门之间的坝岗子则是牲畜贸易市场。张家口对俄国长途运输贸易主要依靠骆驼,故大境门外西沟渐成骆驼市,养骆驼者达百余家,主要分布在桥西黑达子沟、白家沟、西关街、东驼号和西驼号巷等处。康熙初年,张家口仅有十余家以收购贩运牲畜、毛皮为主的商号。雍正年间增至90余家,乾隆后期达190余家,嘉庆二十五年更达230余家。内地商民至张家口贸易者,多半为晋商,由内地贩运烟、茶、缎、布、杂货前往,易换各色皮张、毡片等物;(31)销售多采取赊销办法,到期不收现金,而以牧民和购货人的畜产品等物偿还,赊销利息按时间长短计算,然后折合成畜产品等物一并偿还。康乾年间,经由张家口输出蒙古和俄国的商品以棉布、生丝和丝绸为最大宗,硝磺、钢铁及各种兵器等则禁止出口。输入商品以毛皮、呢绒、牲畜等为大宗,火器、枪炮、弹药等在禁止输入物品之列。(32)雍正六年(1728),恰克图开市,每年输往俄国的货物九成是各类丝绸、棉布,主要来自江苏、浙江、直隶、河南等省。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停止俄国官方商队入京贸易,将中俄贸易统归于恰克图一地。故赴恰克图贸易的商号,多在张家口设有铺房货栈,俄国的各种呢绒、绒布、毛皮制品均先运至张家口买卖城货栈,然后批发、转运到内地。乾隆后期,张家口的棉织品输出量大增,为俄国进口中国货总额的三分之二。(33)
    与腾冲基本相同的是,张家口在清后期的发展也是与国际资本的渗入,主导了进出口贸易有密切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以英国为主的国际资本以天津为桥梁,将其资本触足伸展到整个北方,张家口成为天津皮毛市场的重要供应地,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皮毛多在张家口集散,然后运至天津。光绪年间,每年经张家口运至天津的羊毛约20~26万担。张家口的羊毛搬运业和仓储业由此兴起。(34)光绪三十年(1904),张家口商会成立,其时商户最多达700余家,经商人数达3.5万余人,约占城区总人口的一半。另有外国洋行及其代理商40余家,除销售洋货外,主要收购旅蒙商人运回来的畜产品和贵重药材。(35)宣统元年(1909),京张铁路开通,中外商人来张家口居住贸易者日益增多,外国商品也较大规模地输入张家口,尤以棉纺织品、砂糖、石油、杂货为主。张家口出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的景象,城区沿着上下堡及铁路车站附近逐渐扩展。(3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