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嘉定之变”与上海小刀会起义诸问题考论(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戴海斌 参加讨论

    (2)青浦耆民马大成等禀(原注:八月初十录)
    周立春充当地保,舆论素洽,上年因案逃避。今春粤匪窜扰金陵,恭奉上谕,饬令各处自行团练,守望相助,其自行团练,系保卫乡闾,一遇贼匪,即行合力歼擒,则捍御之攻,亦与效力行间同其赏赍,奉宪钦遵分别谕饬地方绅董举办,晓示在案。并有身[免]犯刑章,奉大宪奏准,宽免收录,以备驱策等因。东北乡民心未安,自奉晓谕之后,周立春之兄子即遵谕出劝该乡民,各自团练保卫,得以土匪不致蠢动,守望相安。即奉劝助军饷,亦为辗转劝导有力之户,竭力输将,地方大为得益。伏念前案,周立春等身为地保,先经失于约束乡民,固属咎无可辞,现在其子敌忾情殷,在乡团练,以御外侮,冀赎父愆。可否邀恩详情转奏,网开一面,予以自新……全乡感顶上禀。
    (3)青浦县禀(原注:八月十三日录)
    现在上海、嘉定广匪、土匪纷纷窜扰蠢动,奉闻卑县乡民滋事,案内奉饬缉拿之周立春,匪等约之入伙。周立春久有悔心,坚不从匪。缘周立春先行犯案逃避,嗣因颁贴告示,恭奉谕旨,饬令各处自行团练,并闻宿州招募壮勇案内,有愚民身犯罪名者,曾蒙恩旨。既知感惧,力图报效,亦何不可赦其既往,予以自新等因。是以周立春亲属子侄即在乡团练乡勇,保护闾里,土匪不致窃发。经该处耆老马大成等以闾阎受益,代为环求乞恩自效。卑职窃以事在权宜,当经允其转禀,若将周立春许其出力免罪,当更奋勉自效,实于地方有益等语。(65)
    从上面的材料可知,嘉定起事前,周立春向官府表示过“投诚报效”的意愿,据地方绅士禀请,其在乡亲属子侄亦愿劝助军饷、团练乡勇。青浦县有批曰:“周立春等亲属,因见钦奉谕旨,饬办团练,即有身犯刑章,亦准收录等因。是以出力,约同乡民团练保卫,冀赎罪愆。既据尔等联名环求,代为乞恩,自当俯顺舆情,准即据情转禀可也。”(66)
    亲历嘉定之变的地方人士也说过这样的话:“周立春自上年拆署拒捕,严缉未获,居心尚无叛志,实官逼致变,听其指挥者,不过数千人,皆系农民,因逼近上海,勾通建、广匪徒,乘机观变。”(67)由这种“乘机观变”的心态,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会出现前文提到的情形:罗汉党往青浦鼓动起事,周立春“尚犹豫不决”;广东人李少卿返回上海时曾约周同往,周亦“许而未去”。周身边其实不乏胆大者,如“宝山文生杜文藻以漕事褫衣衿,有谋叛意。嘉定人孙万堂,平日好大言,托知天文地理,咸归烈春,劝以起事”,然而周“犹未敢也”。(68)
    嘉定、上海相继起事后,官方曾派人邀集绅士于八月初十左右赴青浦说降周立春,周表示:“上海、嘉定相招,伊并不从贼,今蒙谕示,拟往疁城讨回新泾司钟老爷以明迹……伊本欲投诚,因丁大老爷禀其在嘉从贼,上海又禀亲见伊身穿黄袍,在沪办事。伊并无分身之术,而被诬如此,百喙难辞,只好来生图报等语。”(69)“新泾司钟老爷”即新泾巡检钟集祥,“丁大老爷”即吴县知县丁国恩。周立春的话在官方看来难免有“逆匪狡狯”的一面,但至少反映了他本人投机观望、两面依违的情态,更说明他与上海小刀会的关系绝非我们惯常所认知的那样。平情论之,这种“狡狯”符合周立春作为农民出身的乡里强人的本性。他的行事风格明显不同于徐耀这样的土著会党,也不同于王国初、李少卿这样的客籍游民。八月十五日,据松江府禀:“卑署府已遣人前往剀切晓谕,劝令投诚自效,免其治罪,果能杀敌立功,一体保奏请奖。及反复开导,该犯颇有悔罪之意,现在已与闽、广匪徒绝迹。其意终虑到官治罪,不肯自投。”(70)不久,青浦县城被陷,周立春终于选择了铤而走险的一条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也是一条不归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