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战俘营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在马来半岛建立的最大的战俘营,这座战俘营在日军的所有战俘营中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自治,但是其主要的角色还是充当日军的劳工中转站,樟宜战俘营的绝大多数战俘都被日军强迫劳役,其中大多数人参与了缅泰死亡铁路的修建,死亡率极高。本文集中笔墨介绍樟宜战俘营内部的情况,尝试梳理出数万名战俘是怎样在日军及印度伪军的刺刀下,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挣扎求生的。 日军的统治术 樟宜战俘营原本是英军在新加坡最大的军事基地—樟宜基地。在二次大战爆发之前,樟宜基地被认为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条件最好的军事基地之一”,虽然新加坡战役期间,新加坡遭到日军轰炸,但是樟宜基地几乎完好无损。 1942年2月15日,日军进攻马来亚仅仅70天后,英军就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日本方面也没有料到英军的投降会如此之快,因为新加坡要塞号称英国远东永不沉没的堡垒,粮弹充足,兵力强大,武器精良。这么迅速的投降,让日军措手不及,为了安置数万名英军战俘(包括英军、澳大利亚、印度军队,当时他们都是英联邦的成员),仓促之间,就决定让他们全部进入樟宜基地。 截至1942年2月,樟宜基地关押的战俘(主要是英军和澳大利亚战俘)人数为45562名,荷属东印度被日军拿下后,荷兰远东部队的官兵以及美国派往爪哇岛协防的陆军36师第131野炮团第2营和美国“休斯敦”号重巡洋舰上的被俘官兵也被送到了这里。但是,由于日军不断抽调战俘参加缅泰死亡铁路的修建,到1942年10月,樟宜战俘营的战俘数量下降到15744名。到了缅泰死亡铁路修建的高峰期—1943年6月,只剩下了5339人,樟宜战俘营充当劳工中转站的效用可见一斑。 日军对于樟宜战俘营的管理看似非常松散,配置的看守兵力也不是很多,甚至一开始也没有在战俘营周围设置铁丝网,他们允许被俘的英军军官管理战俘,战俘甚至可以在战俘营中开办培训学校,进行演出、讲演会等活动。 这样一种自治局面,随着日军加强对于战俘营的控制,产生了两点改变。一是日军为了鼓吹大东亚共荣圈,策动了战俘中的印度战俘“反叛”,组建了印度伪军,日本人向印度伪军发放枪支、刺刀,让印度伪军站岗放哨;二是日军为了削弱战俘的凝聚力,降低战俘反抗的可能性,将上校以上的高级将领全部转移出去,好在这些将领都制定了接班人负责战俘的管理工作。 在樟宜战俘营,战俘时常受到威慑。日军在新加坡、马来亚有过大规模的屠杀暴行,日军刚刚占领新马,就对华人展开了所谓“检证大屠杀”,数万名华人华侨被屠杀。1月22日,日军在巴力士隆对印度和澳大利亚伤员大开杀戒,并在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杀害了200多名手无寸铁的医护人员。日军时常对战俘采取震慑手段,他们时常组织战俘组成劳动队外出劳动。英军炮手W.H。米金斯就参加了这样的一次劳动队,日本人把他们带到一片海滩,战俘们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海滩上密密麻麻躺满了中国人的尸体,日本兵告诉战俘们,这些中国人是被他们用机枪打死的,理由是他们“抢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