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樟宜基地:日军强征战俘劳工中转站(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时代周报 季我努 参加讨论

    食物非常匮乏
    日军对于樟宜战俘营表面宽松是建立在几乎不为樟宜战俘营的战俘提供必要食物和医药的补给的基础上的,日军给澳大利亚被俘部队通知如此写道:补给只能支持两个月。日本方面还不了解新加坡的物产产出能力,两个月后,除了大米,澳大利亚被俘部队必须自给自足。
    战俘们从新加坡赶到樟宜战俘营的时候,带了不少食物。英军的军官们见到日军的通知,便也命令战俘们把自身携带的食物上交,统一分配。
    英军高层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努力地维持战俘们的口粮,伙食不断减少,战俘们不得不适应日复一日的米饭,以至于战俘们编了一部讽刺剧《又是大米》进行调侃。日军在1942年2月25日,颁布了一份所谓食谱:大米500克,肉/鱼50克,面粉50克,蔬菜50克,糖20克,油5克,茶5克,盐5克,奶15克。这是一天的伙食,实际的发放缩水严重,基本上这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几个月后,战俘们的食物被消耗殆尽,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日军又不断强迫战俘外出充当奴隶劳工,饥饿和疾病成为了樟宜战俘营的主旋律。
    缺少食物直接导致了战俘营出现了黑市,由于日本人只提供白米饭,也不提供必要的蔬菜和调料,长期吃没有味道的白米饭,让战俘们无法忍受,此时残存的罐头很受欢迎,在白米饭里拌上一点罐头里的汤汁,或者将罐头作为菜食用,简直成了战俘最幸福的事情。战俘食堂的大师傅们也开动了脑筋,他们把白米饭做成了饼干、小圆面包、馅饼,给战俘们调剂口味。蔬菜的缺乏让战俘们的免疫力下降,病号越来越多。
    由于缺少食物,英军高级军官多次向日军当局提出,外出采购食物,多次被拒绝。后来日军只允许他们派人到新加坡采购给伤病员食用的食物。1942年3月,日本当局公开宣布,由于供应短缺,无法按照食谱向战俘提供食物,他们明确要求战俘自给自足。于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军官们开始组织战俘在战俘营内开荒种菜,澳大利亚战俘最先行动起来,后来被推广到整个战俘营,1942年11月,军官们组建了菜园生产队,他们种土豆、木薯、菠菜、苋菜、空心菜、豆子、辣椒、茄子等蔬菜补充食物。
    这种自给自足产生了效果,英军工兵军官扬中尉在1942年7月5日写道:“进入战俘营19周了,吃不下饭真是糟糕透了……我在最近吃过的8顿晚饭中,有7顿是我们在自己园子里种出来的粮食。面包也是我们自己种的小麦做成的面粉烤的,日本人缩减了面粉供应,每两周供应三次,每次一小袋,里面面粉的高度不足四分之三英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