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时大后方的重庆、成都等地,也聚集了大量东北流亡人士。1938年,张学良的旧时幕僚阎宝航、高崇民等建立了东北救亡总会,旨在联络和救济流亡到后方的东北民众。该组织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和中国共产党统战背景,既从事救济东北民众、筹划收复东北的工作,又是掩护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隐蔽战线的公开组织。 抗战中的东北流亡群体不再是全面抗战前唯一的流亡群体,而是全民族抗战的一份子。他们既发挥了解东北的优势,积极从事收复东北的相关工作,又与全国民众同仇敌忾,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东北解放和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对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人民,应当加紧团结他们,准备收复失地。”而在其后《关于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又特别强调:“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重要的。”因此,“我觉得这次要有东北同志当选才好。”最终关向应、林枫当选为中央委员,吕正操、万毅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抗战胜利之初,中共中央就命令原东北军吕正操、万毅、张学思等部向东北挺进,并要求各根据地的东北籍干部全部前往东北,为东北新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乃至解放全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依靠大量东北籍干部及官兵,发挥了他们“解放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使得根据地日趋巩固,军队逐渐壮大。而国民党军虽多为中国远征军的精锐,但地理、民情皆不熟悉,相形之下处处被动。因此,国共两党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对比逐渐朝着对中国共产党有利的态势发展,直至最终完全解放东北。而东北解放区的建立与恢复生产,对解放全中国和巩固新生政权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东北流亡群体曾经是地方意识浓厚的群体,但在抗日战争与国共对峙的时代背景下,该群体亦经历着嬗变。一方面,作为整体的东北流亡群体积极推动和参与抗战,另一方面,这一流亡群体也因国共对峙发生了分化。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整合这一力量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广泛成功地吸纳了这支重要的力量,最终推动了当时中国政治与社会时局的转变。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国东北大学研究”负责人、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