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活字的发展及其边缘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明代无锡大户华氏家族好刻印图书。华燧(1439-1513年)于1490年做出铜活字,印制《宋诸臣奏议》五十册,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铜活字印刷品。虽迟于韩国,且印制效果不如对方。与华燧同时的唐锦和谢启元都说:近世大家多镌活字铜印。似可说明其铜活字出于雕刻而非铸造,并透露其时做铜活字者不止一家一户。
     
    将中国活字印刷推向高峰的是清代皇家。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始,制二十五万枚铜活字刊刻《古今图书集成》,至雍正六年(1728年)终,历时二十八年,全书正文一千卷,字数一亿六千万。据当代学者考证,这套铜活字也是雕刻而非铸造。巨作告成后,关于铜活字之下落有两说。其一:
     
    贮之武英殿,历年既久,铜活字或被窃缺少,司事者惧干咎。适值乾隆初年京师钱贵,遂请毁铜字供铸,从之。(乾隆《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二,诗句“毁铜惜毁彼,刊木此惭予”一诗之注。)
     
    另一说:
     
    遵旨查询:武英殿现在有无铜字板并销毁时有无被人换去之处。据该馆官员称,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武英殿将铜字板二万七千八百六十斤查明具奏,奉旨著佛保销毁备用,钦此。于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因铸造雍和宫三世佛,复经奏请,此项铜板销毁应用。现今并无存贮铜板,亦无被人换去。等语。谨奏。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初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初四军机处上谕档)
     
    当代清史研究者项旋考证:军机处档案比乾隆个人的记忆可靠,即铜活字后铸造了雍和宫三世佛。毁铜字后三十年,乾隆欲将《四库全书》中罕见的书刊印出,韩裔大臣金简力荐刻枣木活字刊印之,获准。遂刻制二十五万枚枣木活字,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丛书》一百三十四种。用连史纸印刷五部专备宫中陈设,用竹纸印刷三百部,定价通行。以后这些枣木活字再未派上用场,被卫兵们烤火取暖,荡然无存。
     
    与清代康熙的巨制相呼应的是,木活字在民间家谱制作中的应用。记载家族谱系对一个聚族而居的群落之意义毋庸置疑,而书写乃至印本较之口耳相传,既加固了族群记忆,又增添了庄重意味。魏晋乃至唐宋的谱牒,已难考证。现清晰可见的是,清代印制家谱的盛行,其印制多用木活字。乃至江南有了专门印谱的匠人,称为“谱匠”,他们或在城镇接活,或挑担入乡,担子中有两万余枚活字。因其木活字个头大,家谱开本也大,常常高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左右。印数自七八部至百部。家谱的研究自有其广泛多维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