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相彰 秦朝也好,北宋也好,最后都没有治好,原因都是偏重一面了。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大家知道两者要兼用。那么什么情况要重法,什么情况重德?这就像“弹钢琴”,如果你弹不好那就要出大事。 我们历史上有两个事例:一个是典型的法治——秦朝刚性治国,来源于商鞅变法的法家思想。公元前221年,秦朝在战争废墟上挺立起来,这个时候应当以休养生息的德治来教化百姓,而秦始皇尝到苛政的甜头,马车收不住了,结果15年就灭亡了。 北宋实行的是德治,重文轻武,是文人的天堂。开国之初,太祖、太宗定下崇文贬武之国策,举农工商之业。一时间,国家似乎展露欣荣,教育、经学、科技、史学等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一个文气典雅的国度诞生于柔风细雨之中。据史载,自太祖时代始,铸币叠增到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整个明朝276年所铸之总和,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也不过32万贯;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产生在宋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属于宋。举世皆赞其文化造极之盛世,经济登峰之时代。但不幸的是,赵宋集团消极地吸取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宋朝的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实质上是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的。宋徽宗、宋钦宗两帝最后都死得很惨,这是北宋的最后结局,自然是它治国策略的必然结果。 秦朝也好,北宋也好,最后都没有治好,原因都是偏重一面了,统治者没有弹好治国的这把“大钢琴”,更没有到“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份儿上。 限制权力 社会生产力、文明程度还没达到之前,不适合搞“有限政府”,或搞“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而且我们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情况复杂,治理国家涉及很多因素,我们的社会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想做什么”的问题。 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有其成熟的经验,那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是先进理念文化的结晶,我认为不应该随便打上政治符号。“小政府大社会”的框架之下,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除了安全、国防、外交,以及经济核心领域的问题由政府来管,其他很多方面是由社会组织来管的。这么说,并不是我们要照搬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 目前,我们离“小政府大社会”,或者“有限政府”的要求,可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哪个政党,或哪个人在执政期间不愿意去努力、去填补造成的。我们社会的发展由于巨大的历史惯性,现在可能还没达到这种条件。这个惯性既是文化的,又是民族性的。 另外,有一个人人皆懂的道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文明程度还没达到之前,不适合搞“有限政府”,或搞“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而且我们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情况复杂,治理国家涉及很多因素,我们的社会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想做什么”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