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萧红致萧军三封书信拍卖 或为蜚短流长正名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日报 陈涛 参加讨论

    “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民国才女萧红生前在一封致友人的信里,对身后事不无担忧。后世关于她的爱情有多个演绎版本,证明她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幸运的是,她写于80年前的三封信件尚存留世间,而且很可能就此终结一些蜚短流长。
    萧红于1936年暂居日本时写给萧军的三封书信,今天将上拍北京匡时春拍。与此前人们从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道听途说的不同,信里是一位妻子写给丈夫的日常闲话,平实而又真切再现二萧之间的爱情和在文学路上的切磋。
    物证
    一个妻子跟丈夫谈日常生活
    “你怎么总也不写信呢?我写五次,你才写一次。”萧红这三封书信均写于1936年9月,前后间隔仅一周。其中,有妻子向丈夫诉说病痛,“这样剧烈的肚痛,三年前有过,可是今天又来了这么一次,从早十点痛到两点。虽然是四个钟头,全身就发抖了”;也有关于写作,“我自己觉得满足,一个半月的工夫写了三万字。”还有旅日见闻,“看到一个穿中国衣裳的中国女人,她拿一个纸条给了车夫,但没拉她。她也一定和我似的是个新飞来的鸟。”
    最后这句自比为“新飞来的鸟”,让人联想到萧红给萧军另一封书信里的一段描述——她把逗留日本这段时间称作“黄金时代”,只不过由于语言不通,加之没有朋友,“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萧红传记电影《黄金时代》,即来源于此。
    “这些信件谈的大多是家庭琐事,也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并不像外界传得那样玄乎。”萧军之孙萧大忠介绍,这些书信侥幸逃过“文革”,祖父于1978年开始整理书信,还详细记录了每一封信的背景。2011年,在萧军去世23年后,《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终于出版,收录萧红给萧军的42封书信手稿,作为对萧红一百周年诞辰的纪念。此次进行拍卖的书信即是这42封通信中的三封。
    在《萧红传》作者季红真看来,很长时间里,萧红的文学才华并没有被足够重视,反倒是她的私生活不断被炒作,众说纷纭。“萧军、萧红二人通信很多,不仅记录下他们幸福与苦难并存的爱情,还有很多不为后人所知晓的事件,无论对于研究萧红还是文学史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史料。”而萧大忠也认为,此次上拍的三封信,“有助于藏家对萧红的行文和性格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行情
    一件名人信札可值百万元
    萧红致萧军的这三封书信估价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对于偏低的估价,匡时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程良峰解释:“主要因为此前还没有萧红信札的拍卖纪录,只能按照常规拍品价格上拍。最终成交价取决于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度。”
    相比书画,名人信札一度只是艺术品市场的“配角”,不少拍卖行将其归入书画专场的一部分。书画与信札在成交价方面相距甚远,前者动辄逾千万元,后者能接近百万元已属稀罕。不过,曾经的“配角”正在逆袭。上月,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包括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学者朱自清、吴宓、冯友兰在内的民国名人信札、墨迹,实现百分百成交。
    再往前推数月,去年秋拍时,保利推出的《情愫东瀛——山田家藏大千遗墨》专场,84件拍品中有79件是张大千写给日本女友山田喜美子的情书,以逾两千万元悉数成交。其中有两封估价仅一万元的情书,均以80倍的溢价成交。“你的长头发剪了没有,做梦都看你在梳头,我是多么喜欢你的长头发唷。”这封天价情书一时引得众网友纷纷讨教如何写出一字万金。
    圈内人士估算,名人信札、手迹这些年的年均涨幅逾三成。如果把时间拉得再长远些,增长更惊人:20年前,几百元一件的书信比比皆是,如今百万元渐渐成为主流价格。随着行情看涨,越来越多的拍卖行也开始推出名人信札和手稿的专场。
    “以前名人信札的热点是鲁迅、茅盾、朱自清,如今萧红、萧军这些第二梯队也加入进来了。”在国内著名信札收藏家方继孝看来,名人信札走红只是遵从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从价格上看,一幅齐白石的画作足可以抵上100件朱自清的信札。可齐白石的作品存世量以万计,但朱自清留在民间的手稿不到30件。”他说,在艺术市场持续调整的当下,文化名人的信札要远比书画抗跌。
    争议
    泄露名人隐私令拍卖纠结
    伴随极速攀升的成交价而来的,还有信札真伪争议。“同书画一样,名气越大、价位越高,就越有人造假。现在市场上仿得多的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尤以周作人为最。”方继孝透露,即便一些知名拍行的此类拍品,八成以上都靠不住。
    与层出不穷的赝品相比,信札还有一处迫在眉睫的隐忧。“名人首先也是公民,而公民私信是有隐私权的,如果涉嫌泄露隐私,这样的拍品应该予以撤拍。”北京和铭律师事务所主任邢万兵认为,书信作品具有特殊属性,其著作权和物权是相分离的。“著作权之一的发表权,从法律层面讲,就是公之于众。将拍品拿来预展、上拍,即可视同为发表。”
    不久前离世的杨绛先生就曾经要求某拍卖行撤拍上百件钱锺书私人书信、手稿。在邢万兵看来,名人书信有“公”的一面,但为了挖掘其公共价值,必须要慎重选择公开的时机、场合。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还建议,可尝试推出名人书信公开或拍卖征询制度,具体做法是:收受一方若想公开或拍卖信件,需要征得写信人同意;当写信人已经离世,也应该获得其家属认可。这样即可避免一些拍卖公司故意不向当事人求证,给造假书信大开方便之门、误导公众。
    对于选择将祖父珍藏的书信上拍,萧大忠解释,如果这批书信能够为真正需要的文化机构或是私人藏家竞得,会是更好的归宿,“他们既然愿意出手购买,也会妥善保管,善加利用。”他还透露,自己和家人计划将拍卖所得款项用于相关文化研究事业,今后还有意设立“萧氏文化基金”。
    记者 陈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