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1月,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前往长沙,担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翌年夏秋间,人民出版社归并到广州的新青年社。这一中共创办的首家出版机构虽独立存在仅两年左右,但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22年6月,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里特别提到了人民出版社的成绩:总计出版12种,各印3000册。据考证,实际出版近20种,其中不仅有《工钱劳动与资本》(即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袁让译)、《劳农会之建设》(即列宁的《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李达译)、《讨论进行计划书》(包括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和《论策略书》,沈泽民译)、《共产党礼拜六》(即列宁的《伟大的创举》,王静译)、《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即列宁的《苏维埃政权的成就与困难》,李墨耕译)最早的中译单行本,还有《共产党宣言》(重印1920年陈望道译本)、《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列宁传》《李卜克内西纪念》等重要书籍。 最早的地下电台:电线藏入晾衣竿 在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建立担负着我党情报工作的秘密电台,是最紧张、最有风险的地下工作之一。阁楼上发电报、蛋糕里夹底稿、火柴盒藏密码……《永不消逝的电波》曾是几代人的光影记忆。据史料记载,早在1929年,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电台便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福康里9号一幢石库门房子内建立。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从武汉迁回上海。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党内的通讯联络工作完全依靠秘密交通往返传递文件、信息,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安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领导和联系,中央决定建立电台,开展无线电通讯工作。1928年11月上旬,周恩来从苏联回到上海,立即组织力量筹备这项工作。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无线电设备的控制很严,不仅没有现成的机器,零件也无法配全,甚至连有关的中文参考书籍都难觅踪影,而党内更是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一无器材、二无人才,但共产党人没有却步。中央一方面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中选派人员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参加国际无线电训练班,一方面在上海选派李强、张沈川等优秀同志开展此项工作。 李强此时在中央特科负责秘密交通工作,他在大学是学土木工程的,因此组织上让他去学电台业务并研制机器,对李强来说,一切需要从头学起。他到街上买了美国大学用的有关教材,进行系统的自学,他还到上海的无线电工厂偷着学。在当时博物院路(今虎丘路)上有一家大华科学仪表公司,李强设法把他们的产品弄出来,一面解剖,一面学习。李强还以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同当时在上海经营美国无线电器材的“亚美公司”和“大华公司”的商人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购买了制造电台所需要的零部件和材料,然后躲在赫德路(今常德路)的一所房子里,照着《无线电杂志》上的线路图样,同张沈川一起,先组装收报机,再组装发报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