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卷本《哈佛中国史》中译本上市。这套丛书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领衔主编,倾十年之功,可以说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著作。出版后,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教材。 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其实从未停止。除了上述两套西方学者的代表性成果以外,近年来出版的还有日本讲谈社的12卷本《中国的历史》、宫崎市定的《中国史》等等,更不用提针对某个历史节点或事件进行阐释的单行本著作了。 海外的中国历史研究为何这么火?与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研究有什么新动向?这反映出,世界看中国的眼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研究成果?本期“书界观察”栏目综合了多位专家视角,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编 者 “你想象中国是一个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我坐在房间里面,屋里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中,而你在房间外头,只能透过窗户看见屋里的景象。我可以告诉你屋内的每一个细节,但无法告诉你房间所处的位置。这一点只有你才能告诉我。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研究需要外国学者。” 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清史研究专家朱维铮教授对汉学家卜正民所说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帮助卜正民走出迷茫,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继续一路前行。 如今,在他所主编的《哈佛中国史》序言中,卜正民反过来向中国读者发出了邀请: “现在,我邀请你们走进这个中国历史的房间,而四位学者正站在外头观察它。我希望你会同意,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些你会错过但值得留心的东西。我还希望我们发现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励中国读者用自身的内部观察视角来检视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不过,这套书或许也会引起人们的一些疑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