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因交通不便,加之北平图书馆馆务南迁,正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安全得不到保障,那时拍摄的照片无法邮寄回国,便都由王重民随身携带。1939年秋王重民前往美国,就把这批照片带到华盛顿。直至1947年初王重民回国,才将这批照片带回北平图书馆,与早年寄回的合在一起。寄回国内的部分,袁同礼进行了整理,编成《国立北平图书馆现藏海外敦煌遗籍照片总目》。这些难得的学术资料,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将之用于学术研究。 王重民、向达拍摄照片时,便计划将所得照片影印出版,以满足国内学术界的研究需要。事实上,他们的拍摄也是按照影印出版的标准进行的。王重民编制了《整理及选印敦煌经卷计划书》,一边在巴黎、伦敦组织拍摄,一边编辑《敦煌古籍丛编》。 《敦煌古籍丛编》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两家签订了合同。王重民还特别担心商务印书馆影印时描润文字,在和袁同礼的通信中反复强调:“唯原来照片如有模糊不清之处,请商务主事人千万不要用墨笔描绘,因图清晰反而致误,这一点是商务的通病,印别的可以不管他,印此书请他千万不要犯此毛病。”王重民这封信写于1937年8月8日,当时《丛编》已经出版在即。不幸的是,仅仅5天之后,这封信还没有寄到袁同礼手中,日寇发动了“八一三”事变,上海随即沦为战场,商务印书馆的各项业务被迫停顿,《丛编》也不得不“暂行停印”。 这一“停印”,便是半个多世纪。直到2008年,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将所有照片编成《王重民向达所摄敦煌西域文献照片合集》一书,交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皇皇精装三十大册,才最终实现了王重民、袁同礼的计划。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敦煌文献组组长、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