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什么是理想的新经学(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邓秉元 参加讨论

    
    新经学应该接续儒家经学第三期的现代发展。纵观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经学起源于华夏文明之初,经上古三代之民族融合,在东周后期由孔子完成知识体系的自觉,形成了经学的圣人谱系与经典。经过孟、荀两系的发展,以今文经为主的六艺之学最终被政典化,并支撑了两汉时的世界观。这一时期代表了经学的自我发展,是为经学第一期。
    随着道教崛起,东汉以后一方面发生古文经学的更化,一方面则是玄学兴起。与此同时,作为新知识体系的佛教传入,经学开始全面更新,并因宋明理学之结束而完成。北宋五子至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皆为道统所宗。这一时期代表了经学对佛学的融摄,是为经学第二期。
    晚明以降,经学开始融摄中西,是为第三期,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诸家卓然为其开山。其后,乾嘉汉学虽以考据之学破宋儒藩篱,尚不足以言新经学。至晚清,章太炎慨今文经学之汗漫荒唐,欲引佛学及诸子自卫,惜所宗在子史小学,经学尚未真正复兴。
    能够重拾经学第三期使命的当属现代新儒家。其中马一浮倡道东南,首揭六艺统摄西来学术之大义,新经学始定其基;熊十力无待而兴,欲会通中印欧西诸哲,新经学始端其向;梁漱溟以“孔家生活”奔走济时,新经学始发其用;牟宗三以良知坎陷贯通仁智,新经学始开其新。学者倘能善继善述,不仅回归经典,且能体用兼备,则中华文化必将如大《易》所言,穷变通久,而大成可期。
    吾辈虽不敏,愿尝试之。有志斯文者,盍兴乎来!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文为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印行的刊物《新经学》的发刊词,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