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时,人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时许多“研究学术之叙述文字”不过是“叙述他人之主义”而已。1945年,顾颉刚有过一段评述:“一百年前,我们对于西洋的文化,望尘莫及;一百年后,我们的文化,仍是迂缓地随在人家的后面……”有美国学者甚至感慨,自己有责任来提倡“在中国发现历史”。鉴于种种不足,中国学术界开始认真反思,引入外来学理时应考虑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 事实上,近代西方思潮的冲击,既给中国增添了新问题,也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资源。新形势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解释中国、走向世界,需要在借鉴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同时,立足传统,立意出新。 首先,要复兴学术精神,增强主体意识,维护科学尊严。“文以载道”,学术与国运相关。当今学术的振兴乃至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昌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有赖于学人敬业精神的复兴。这种复兴,需以学人的自我尊重为基石,即要增强主体意识、维护学术尊严。 其次,要鼓励学者和学科竞争,在拓展中创新研究。现代学术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学者、学科的不断创新。不同学派的形成以及不同治学取向的互鉴,有力拓展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学人素来注重学术视野的拓展,这也是从事创造性学问的一个基本要素。 再次,要注重把握学术取向,探求中西融通的学术路径。应当看到,中国现代学术的形成,得益于对西学的借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中西学术碰撞正渐次展开。在新时期的中西融通中,我们要注重把握学术取向,即始终以中国学术乃至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价值尺度。通过对各种西学流派进行科学的辨析、梳理与评判,不断吸取其内在的有益价值。 最后,要激发学人对新议题的拓展和传统概念的开掘,与国际社会展开深入对话。从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角度来看,为了让更多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学人的研究,并形成对话氛围和共鸣效应,我们需要挖掘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关系密切的世界历史与中国故事。同时,在充分认识中西“学情”差异的基础上,既要关注国外学科的整体发展,也要注重创设适应中国本身的学术语境。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