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既是对黄帝陵的科学定位,也确切而客观地指出了黄帝陵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地位。要说黄帝陵的精神标识,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人为所能产生的,而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是由官方到民间经全体公民的认同而确立的。它反映着丰富的历史内涵,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祭祀黄帝的格局,一种是京都和地方的庙祭,一种是黄帝陵祭。这两种祭祀格局,都有其历史渊源。虽说陵祭迟于庙祭,但反映了人们对黄帝这位始祖的认同和崇拜,是随着历史的延伸,愈来愈放大,愈来愈看重,愈来愈求实,愈来愈具体,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最崇高、最隆重、最圣神的祭奠活动。 先说京都和地方的庙祭。这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国语·鲁语上》记载:“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韦昭注,禘是指圜丘祭。圜丘,《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贾公彦疏“《尔雅》‘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像天圜。”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圆土堆。虞氏即有虞氏。有说是黄帝的直接传人,或是有亲缘关系,祭祀黄帝的活动即在黄帝逝世后就已开始。 周代有祭祀五方天地之礼,以黄帝等配食。《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其祀五帝之礼可能在商代已有了。周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罢了。战国时期,《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在今陕西宝鸡的“吴阳(吴山之南面)设上畤,祭黄帝。”《说文》:“畤,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从田,寺声。右扶风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黄帝时祭。或曰秦文公立也”王荺句读:“畤者,止也。其制坛而不屋,但有基址,故谓之畤。”《字汇补·田部》:“畤,凡土高处曰畤”。上述说明畤的形制是与坛相似。坛,古时为祭祀而做的土台。《玉篇·土部》:“坛,封土祭处。”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坛,土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何休注:“土基三尺土阶三等曰坛。”后来发展为坛上增设阶陛殿堂,成为华丽的建筑群。因鄜畤、吴阳上畤、下畤及密畤,均位于雍城附近,称“雍四畤”,为国之大祀。秦统一后,仍重祭“雍四畤”,其他西畤、畦畤也不废除。其实圜丘、坛、畤、郊等祭,均为后来庙祭之一种。 到了汉代,刘邦入关后,以“天有五帝”而增立黑帝祠,命曰北畤,与原“雍四畤”合为“雍五畤”。后文帝又作渭阳五帝庙、长门五帝坛。武帝于都城长安东南郊作太一祠,坛旁祠黄帝。后武帝又作甘泉太(泰)一祠,以“五帝坛环居其下”;于泰山下作明堂,以祠太一、五帝。宣帝时,“又立五龙山仙人祠及黄帝……祠于肤施。”成帝、哀帝、平帝的“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五徙”,于是“长安城旁诸庙兆畤甚盛”。王莽篡位称帝后,自谓黄帝之后,郊祀黄帝以配天。后于长安城南起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东汉建都洛阳,诸礼与周代同,于城南设圆坛郊天,其外坛上为玉帝位,黄帝位在丁未之地。又祀五帝于明堂。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上沿用此制,各在其国都设祠坛郊天及祭祀五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