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书单:这本书编写完后,您有没有遗憾? 王家范:会有一种“能力有限”的感慨,这不是谦虚,而是我们真的觉得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一本通史教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还要及时反映历史研究的新成果,真是千头万绪。但我们三位编著者年事已高,大概不可能有写第二本来作改进的机会了。 我还有另一层的忧虑。现在的大学教师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他们走的是专史的路子,很早就定型于某个专业方向,所以今天各大学的中国通史课,都采取分段教的方式,一般两三人,多的四五人,几乎没有一位老师是从头到尾教到底的。我怕将来能写通史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了。 解放书单:很多读者爱读历史类书籍,但读史使人明智的同时,也容易让人陷入一些误区。您觉得应该怎么避免? 王家范:对历史千万不能采取“拿来主义”,不能拿过来就用。一些人读史,抱着浅层次的“古为今用”的想法,比如做官的看以前的人如何做官,经商的看以前的人如何经商。所以前几年人们争相阅读高阳写的《慈禧全传》、《胡雪岩全传》等书,但真正有收获的甚少。这是实用主义的读史法,不是真的读史。 一定要对中国历史有全面的了解,要把任何人、任何事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这样才能清楚地梳理它们的因果关系。要古为今用,你先要弄清楚它当时处于什么样的条件下,如果今天条件变了,你仍然机械地去模仿,那注定是要失败的,历史从来都在变化中。读史使人明智,这个“智”一则理解为知识,二则理解为锻炼、培养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 从历史观察中你会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看重的是做人,是人格。这个人再聪明,心不正,一定会把事情做坏。现在有人替“能人贪官”说话,说他能办事,但为什么却办了那么多坏事?因为心不正。所以,《大学中国史》这样的历史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人生修养的书。读历史达到一定的境界,应该往人生哲理上提升。当然,这不是对一般人的要求,但对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应该要做到这一点。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