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文物不是私人“宠物”——走出文物利用的认识误区(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新华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不能让大运河成为垃圾堆、污水河
    申遗之后,有关大运河的负面报道时有出现,一些地方搞大撒把,有些遗址又成了垃圾堆、污水河,运河保护状况并不理想。全程负责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的童明康对此表示了忧心。
    “庆功的时候,更要强调保护、管理和利用好。一旦损伤两处遗产的声誉,并引起国际社会关注,造成了负面影响,再挽回就难了。”童明康说,作为活态遗产的大运河,今天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继续发挥着水利和运输等功能,在不断加强保护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未来长期的任务。
    童明康说,首先应恪守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承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要求整体保护好大运河遗产,密切关注大运河遗产本体、水质、周边环境等的保护管理状况。同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做好大运河遗产的阐释和展示工作,可以考虑由相关城市联手推出运河最佳观景地或最美运河段这类活动,满足大运河的合理利用需求。
    “此外,申遗时我们成立了由13个部委、沿线8个省市政府相关成员组成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会商小组。接下来运河的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仍面临大量协调工作,希望能把原有的申遗机构变成管理机构,继续引导好各地对大运河活态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让大运河在人们生活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亮点的角色继续发挥。”童明康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