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呈现真实的钱玄同 读书报:您怎么评价《钱玄同日记》? 杨天石:我曾经说过,日记有两种,一种是生前就准备给别人看的,一种是生前不准备给别人看的。我认为《钱玄同日记》属于生前不准备给人看的那种,它的可贵就在于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任何虚假成分,表现出一个活脱脱的真实的钱玄同的自我。 钱玄同日记内容丰富,相信研究近代史、文化史、文学史、社会生活史的学者都会从中得到收获。但是,钱玄同自称是一个“无恒的人”,这部日记时详时略,有时记,有时不记,有些关键年代、关键事件,例如五四运动就缺少记载,这是极大的缺陷。 应该说明的是,尽管我们整理这部日记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难度实在太大,出版以来,已经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订或进一步研究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指正。 读书报:今天,研究钱玄同,接受钱玄同思想的经验教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杨天石:我们今天强调继承传统,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还要科学分析,区分其精华和糟粕,不能全盘肯定和美化。还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就曾经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关于吸收外国进步文化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早就指出过:“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毛泽东特别指出:“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取。”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又进一步将参考、借鉴范围,从外国古代文化、启蒙时代的文化,扩展到更广阔的方面。他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当然,他也同时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我以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方针至今还是正确的,是应该遵循,不可忘记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