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建学科体系,推进科学发展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当前,面对机遇和挑战,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有哪些重要工作要做?我们看到,最近不少方志专家纷纷呼吁设立方志学,何谓“方志学”?如何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 冀祥德: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标志着地方志在全国范围内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从依法修志向依法治志升级;“加强修史修志”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地方志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其中,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方志学,最先由梁启超于1924年提出,主要是研究方志的起源和发展、性质和类别、功能和价值、编纂理论、整理和利用,以及运行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复合学科,方志学与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法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亟须新方法、新理论。方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学科的建设,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方志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方志理论研究的水平,夯实方志学科建设的基础,尽快建立成熟的方志学学科体系。 牛润珍:“修志问道”是一项千秋大业,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然而方志学在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不足,抓紧方志学学科建设是当务之急。而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首先必须对其学科体系有明确的认识。方志学包括九个分支学科或者主要内容:一是方志学发展史,包括志书纂修史和方志学史;二是方志学理论,包括方志学原理、方志学概论等;三是方志编纂学,包括编纂原则、宗旨、体例及编排、篇目架构及概述、大事记、地理、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部类撰写方法等;四是方志文献学,包括方志目录、综录、旧志辑佚与整理等;五是方志管理学,包括志书编纂法令法规、业务指导、社会参与等;六是志书及资料管理、收藏及应用,包括方志馆建设、数字化等;七是国内外地方史志编纂与研究;八是中外地方史志交流与比较研究;九是年鉴编纂与年鉴学。方志学研究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并与相关交叉学科打通,把综合性与专业性统一起来,建设现代新型方志学。 邱新立:经过全国地方志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学者多年的共同努力,产生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共出版各种理论著作1000多部,发表论文6万多篇,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方志理论。复旦大学、宁波大学等院校还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中开展了方志学专业教学。方志学具有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今后,我认为要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主要有十大任务:一是组织对方志学的定义、研究范畴、学科体系、理论范式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基本共识;二是建立健全课题立项机制与科研管理办法,争取推动方志学研究课题列入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三是加强对学科前沿问题、修志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引导研究方向;四是总结实践经验,编撰出版《方志学概论》等权威性教材;五是编辑出版《方志学大辞典》等工具书;六是编写《方志学学科前沿报告》、方志学年度研究综述等;七是编辑出版“方志学文库”系列丛书,推出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方志学研究著述;八是规范旧志整理与研究工作;九是合作完成一级学科的论证、申报工作;十是发展方志学学术研究队伍,造就一批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方志学专家。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必将推动地方志事业这艘文化航船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