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直到今天,对于如何认识和评价鲁迅依然存在争议。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有人推崇他、纪念他。如何看待这种争议? 刘运峰:有关鲁迅的认识和评价,在鲁迅生前就开始了。鲁迅去世后,围绕鲁迅的论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鲁迅这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不可能只有一个声音。对于鲁迅,攻击也好,谩骂也罢,实际上无损于鲁迅的日月之明。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客观的存在,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鲁迅之所以不朽,并不是靠自身的炒作和官方的册封,而是凭借自己的辛勤劳作所创造的业绩。与他的同时代人相比,鲁迅作品的数量可能不是最多的,但就其思想的深刻性、作品的高质量、文字的感染力,至今还没有人超过鲁迅。在《鲁迅全集》中,找不到敷衍应景之作,找不到粗制滥造之作,更没有抄袭剽窃之作,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是真正的心血之作,含金量最高,也最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打不倒的,也是骂不倒的。 张梦阳:综观整个中国鲁迅学史,我们发现在对鲁迅的整体认识上存在三种误区:一是把鲁迅尊为十全十美、不容置疑偶像的“神化”;二是否定鲁迅一切的“鬼化”;三是把鲁迅等同于一般人的“俗化”。这“三化”与鲁迅本人的实际情形不相符合。鲁迅的书,是一种深刻的厚重文化,必须“深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读,从而让更多的读者懂得鲁迅作品的真正价值;对鲁迅的生平史实,也必须努力“返真”,以严格、周详的科学考证,还给人民一个真实的鲁迅——这才是当今鲁迅研究学者的迫切任务。 发展总趋势 从全球视野审视鲁迅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不是只有同属中华文明圈的东亚国家才会对鲁迅产生共鸣? 刘运峰:鲁迅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鲁迅生前,他的作品就具有世界性影响,曾被译成日文、俄文、捷克文等,在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共鸣。鲁迅逝世后,他的影响更为广泛。据我所知,鲁迅的作品除了被译为上述几种文字外,还有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波兰文、塔吉克文、乌克兰文、哈萨克文、保加利亚文、阿尔巴尼亚文、越南文、朝鲜文等。鲁迅的作品,格外受到弱小民族或是许多国家弱势群体的喜爱,鲁迅所代表的,正是普通民众的利益,因此很容易在普通民众中产生共鸣。尽管人们的国籍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境遇不同,但却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是非标准。因此,鲁迅精神没有国界,鲁迅精神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张梦阳:鲁迅及其思想不仅催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也推动了全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发展所需要的。鲁迅不仅是中国的鲁迅,也是世界的鲁迅,这是毋庸置疑的。面对20世纪初羸弱的中国,鲁迅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那些物质的东西,而是人的精神。鲁迅的精神价值,正体现在反对“质化”倾向、张扬人的精神方面。“质化”,物欲化,低俗化,缺乏足够强大的精神信仰和法治约束,抑制人欲的横流,绝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因此发扬鲁迅“张精神、反‘质化’”的战斗风格,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发展所需要的。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文化源流的角度重新审视鲁迅和他的思想、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将是未来鲁迅学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高欣然 李永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