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60年代初期精神:“有理想、有奔头,着眼于更远的目标,照顾整个国家” 困难时期往往会激发人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会锻造一种精神力量。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苏联的背信弃义,也由于党本身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历史把我们带入了三年困难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我们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影响,顶住了苏联还债的压力,纠正了自己的失误,历史出现了一段辉煌,人们的精神得到锤炼。这种精神,邓小平将其称为“六十年代克服困难的精神”,多次加以肯定和褒扬。 一是肯定全国人民“很守纪律,照顾大局”: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了美国客人,当谈到改革开放需要良好的社会风尚保障时说:“你们如果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度过困难。一九五九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度过的。”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也要恢复我们长期已有的好的社会风尚。”[50]“守纪律”和“顾大局”,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是克服三年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法宝。 二是肯定我们党“走群众路线,讲清楚道理”: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最困难的时候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只要坚持群众路线,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克服困难,党的一个号召,党中央的一句话,全国照办,非常顶事。一九五九年、一九六〇年、一九六一年那样的严重困难,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面,很快就克服了。那是很值得回忆的。两千多万职工下放,走群众路线,讲清楚道理,大家并不埋怨。”[51]讲清楚道理,就是让群众懂得,困难是暂时的,个人利益的牺牲也是暂时的,是为了长远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的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局部牺牲,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克服困难。大家没有埋怨,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大局意识的高度肯定。 三是肯定人民的精神风貌,“感到精神文明非常重要”:困难时期,最能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战胜困难,也离不开精神力量。邓小平1981年9月9日会见日本公明党第十次访华代表团时说:“其实,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是很好的,人民有理想、有奔头,着眼于更远的目标,照顾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照顾左邻右舍。”他说,“六十年代初,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我们下放了职工两千多万,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当时,我们物资非常贫乏,商品严重短缺,但人民精神面貌很好。那次调整是非常困难的,但很顺利地完成了,而且把欠苏联的债也还清了。回想历史,感到精神文明非常重要。”邓小平说那时人民的“道德风尚很好”,“精神面貌很好”,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们有理想,能够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小家和大家的关系,能够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历史反复验证着一个道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精神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是肯定在困难条件下搞出“两弹一星”,要求“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邓小平曾经多次自豪地谈起中国的“两弹一星”,把它作为国家力量的象征,作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是个外行,但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52]写到这里,作者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起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同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谈起这段话时的情景,殷殷之情跃然脸上,谆谆叮嘱情随意出。邓小平为什么让大家“记住那个年代”呢?因为那是一个“用自己的力量搞出争气弹”的悲壮年代,是一个“当了裤子也要不再受制于人”的豪迈年代,是一个“隐姓埋名无私奋斗”的奉献年代。正因为有了“那个年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共和国的历史才从此改写,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受人任意欺凌的年代才一去不复返!对于这样一个年代,我们要永远记忆在民族的意识里,镌刻在中华历史的丰碑上。 (责任编辑:admin) |